大明万历二十六年腊月,高度警惕的“北郑”在年前直接下令,自己治下的大明移民必须改俗入籍,否则直接驱逐出境。
特么的年都不让你在这边过!蛮横的不要不要的!
“平安王”郑松大权独揽,安南国事一言而决,自以为是的兵强马壮。
区区高平莫氏,如果不是抱紧了天朝爸爸的大腿,早就生死族灭。
所以郑松对大明还是抱着相当的敌意,自然也就不会对大明的移民有啥好脸色。
南阮这些年跳的越发的欢,郑松收到的情报,大量的大明海商正在不遗余力的支持这个混蛋,这让平安王很是恼火。
会安港离得远,他鞭长莫及,而且对南阮的火器部队还是有些忌惮,那就先拿自己治下的大明移民出出气再说。
这个傻比怎么也没想到,他一念之差犯下了滔天大祸,在他眼中不值一文的大明移民,大明朝自己都当成的弃民,居然会有人帮他们撑腰。
……
葛古表面上是个小商人,在安邦府(下龙湾所在)港口边上,开了一家小粮行,专门在这边收购大米,贩卖到海峡对面的徐闻。
利润虽然不算太高,但是非常的稳定,北郑这边的大米产量很不错,但人总不能只吃大米不是。
同样的道理,雷州那边主产甘蔗糖,但也不能光喝糖水,所以安邦这边和他相似的大明米商很多,大家都有各自固定的客户。
每年三季占城稻收获之时,大批的大明米商就会在这边集合,用海船把一袋袋口味很差,就图量大的占城米运到海峡对面去。
有钱人才不会吃这种米,味同嚼蜡,要么是自己家口粮田里种的上好珍珠米,要么就是高价买大明的贡米。
占城米都是供给普通种蔗户的,价格便宜量又足,穷人能吃上米就算不错了,谁还在乎口味。
葛古和其他大明粮商不同,他算是坐地户,粮行门脸不大,但是占地不小,有自己的私人小码头,还有不少砖石仓库。cascoo.net
他经营的范围很广,除
。了主业的大米贸易,在粮季之外,盐、酒、糖、烟等,啥都折腾,当然这些东西就不会放在柜面上展示了。
安邦府知府(还没大明一个县大)郑克莫是郑家旁支,也是安邦府最大的官,葛古想在这里混下去,自然要殷勤备至。
盐、酒之物北郑属于专卖,但是内部人一转手,就是官盐官酒,获取暴利,更何况徐闻糖、吕宋烟这种奢侈品。
葛古凭借这些有效的利益输送,进了知府衙门也是堂上客,在安邦府自然混的风生水起。
他的真实身份是东江特勤,隶属于安南分局北郑行动处,主要工作就两项。
一个是给徐闻那边运煤,下龙湾的露天煤矿上面只有薄薄的一层土,几锹下去就能看到上好的无烟煤。
因为面积太大,当地人早就视若无睹,也没人管没人问,本来靠海边就种不了粮食,这边也就是一些下龙湾的渔户捕鱼为生。
这种黑炭都是穷人家烧的,不花钱,推个小车,抬个筐在地里刨一刨就够烧很久。
贵人们自然不会用这种带碳毒的脏物,用的都是木材和木炭。
自打苏聪在徐闻站住脚后,这边就开通了专门的运煤专线,总不能让水手自己下船挖吧,所以岸上就设了个操作这事的站点。
既然有人驻点了,相关工作就要开展起来,北郑这边是安南传统的精华所在,人口相对密集,自然也就少不了大明的移民。
和南阮超国民待遇的大明海商移民不同,这边的移民大多是大明云南、广西边境之民。
跑到安南这边的各种原因都有,但主要的成分,还是农民、工匠这类人,在这边种田或是做小手工讨生活。
正经的海商才不会跑这边受气,会安港不香吗?
葛古在自己店侧门搞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