次日,闲聊的功夫叶父就将自家收山货的消息扩散出去了。
在村里引起了不小的轰动,毕竟一个村住了几十年,谁不知道谁。
叶家的条件放在村里只能算中等,卖山货肯定有他们的份,收山货......这需要的可是实打实的金钱。
思及此,便有人打趣起来,“叶老哥,你这是发了什么大财?跟老弟我说说呗。”
叶父早就猜到了这个结果,脸不红心不跳地将早就想好的说辞说了出来。
“我哪有发财的命啊!还不是靠我闺女,昨天去城里办事正好遇见个人遇到点麻烦,那丫头热心肠就帮了个忙,人家就给指了一条明路......”
说话说一半留一半才更能让人信任,叶父说到这便停止了话头,可这些就足够其他人脑补了。
理所当然地,大家就将叶家发财的事情和助人为乐联系在了一起,一个个都在后悔咋自己就没进城,没遇到这样的好事。
“叶老哥,咱们都是一个村的,收购价总得高一点吧?”
这些问题都是叶箐提前培训好的,叶父说起来便也信手拈来,“只要品质好,我们就高个一毛钱收。”
一毛钱放在后世大家根本不稀的弯腰捡一下,可在一毛二能买一根麻花的现在,还是非常有吸引力的。
愿意用这个收山货当然是有利可图,毕竟她连运费都不用掏。
再说赶山这个活还真不是那么容易的,有利可图她才能收到更多的东西。
“老哥,你家是这个。”那人冲叶父竖起一个大拇指,顿时也顾不上闲聊了,打了个招呼就回了家。
窝子虽然多,但保不齐就有人抢了先,到时候自己可就悔之晚矣了。
众人讨论的热烈时,只有一人阴沉个脸,嘴里叽里咕噜地咒骂着,“这死丫头怎么就有这种好运?真的是上天不公。”
骂完以后她还是小跑着回了家,还没进院子就开始大声吆喝,“当家的,快!背上篓子我们赶山去。”
孙大牛正在院子里修锄头,见她这么咋咋呼呼的样子,眉头又蹙了起来,“赶什么山,又没人来收。”
他们这个村子比较偏,就连收山货的人都不愿意来,经常是赶完山还要吭哧吭哧地将东西拉到城里去。
自家这老婆娘可一向看不上这点东西,哪有这么着急忙慌想要上山的时候。
“不是说今天在家休息?这又是闹的哪一出?”
春婶子喘了几口气,这才断断续续地说道,“叶家...叶家要高价收山货,村里好多人都上山了,再晚点我们啥都弄不到了。”
“老叶收山货?他哪来的钱?”孙大牛以为自家媳妇又想什么辙戏弄人了。
春婶子一听立马化身酸梅,“人家命好呗,闺女去个城里还能救个贵人,也不知道是真是假,要我看......”
看到孙大牛看过来的眼神,春婶子自动消了音,露出一个讨好的笑容,“我就说说,说说。”
孙大牛也没再说什么,他怕再说下去会把自己气死,不过赶山还是要去的。
回屋拿好工具,他便一马当先出了门,春婶子只能慌忙地背上背篓跟在后面。
赶山并没有那么容易,一是林子大,山货都需要你睁开大眼好好找;二是路途远,山又陡,想要搞点好货并没有那么容易。
可对这些干惯农活的人来说这些都不算什么。
临近傍晚,陆陆续续有人背着东西回来了,有些赶山老手背篓里全是猴头菇,一个个白白的、毛茸茸的,看着很是喜人。
不过这还是第一步,剩下的还要将猴头菇阴干,不然没法保存。
可以说整个村子都开始忙起来了,男人赶山,女人孩子在家晒货。
这东西很是娇气,弄不好就会发黑,虽然能吃,但卖相就差了,也不会有人收。
我们的箐箐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