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宋王朝那些事儿> 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大结局)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大结局)(1 / 3)

在正式开始书写东坡先生的最后时光这个故事的大结局之前,我先做一个批评与自我批评。为什么呢?因为我打错了一个字。有读者会问:“边塞man,你至于这样吗?照你这么说,你之前打错了那么多字,你怎么不跟读者朋友们道歉呢?”我只能说,这一次的错误和之前的错误不同:性质不同,造成的影响也大不相同。

这个错误就是,在上一个章节中,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其中有这样一句诗:“空余鲁叟乘桴意”,然而我照着书上的字去打字,书上写成了“鲁奥”,我当时就想:鲁奥这究竟是个什么东西,放在这句诗甚至整首诗中,狗屁不通,读不通这个鲁奥究竟是什么,当时因为时间有些紧促,我匆匆写完发表,就没把这个“鲁奥”当回事。今天,我越想越觉得不对劲,就找到古诗文网查了一下,结果发现正确的诗句应当是空余鲁叟乘桴意,是“鲁叟”而不是鲁奥,我这下子顿悟了:鲁叟,字面意义就是鲁国的老人,然而在此有所指代,指代的就是孔老夫子,因为他说过一句话:“道不行,乘桴浮与海。”意思是如果他所推行的大道在中原若是行不通,他就要到海外去宣传他的思想,这下子读通顺了,可以说气脉中贯。

有人会说,一个字而已,没必要小题大做。我告诉你,这根本就不是小题大做,这是是非分明!现在进行一个心理学分析:绝大多数作者认为,应当在细节处下功夫,这个无可厚非。可究竟什么是细节,这一点上,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很多作者认为,应当在自我审查自己作品的时候找出所有错别字,因为这是低级错误,绝大多数读者一眼就看出来了,被发现之后真的很掉价,因而,他们对普通的错别字很在意。但是,他们这些人往往对写作中的一些高级错误视而不见,甚至有些时候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犯了错误,为什么要这样去想呢?他们可能以为,读者也不知道什么意思,读者也会不求甚解,这样的错误算什么错误呢?

而这,恰恰是最大的错误。我现在提出我的观点:很多读者读一遍甚至是读很多遍都读不出来的错误,是需要作者格外重视的错误,因为这样的错误,往往会被读者迅速接受,甚至是记忆,甚至是背诵。这种错误,平时看不出来,可是到关键时候,若是因为作者的原因,犯了这种错误,后果真的很严重。拿我自己的错误来举例子,假如说,一个读者通过我的书接触到苏轼的《六月二十日夜渡海》这首诗,刚一读,没发现什么错误,然后按照错误的版本把这首诗背诵了,也许刚一开始没有发现什么问题,但是,这正是最大的问题,因为这句诗,这首诗,根本不常用,可是,假如你在高考作文中引用了错误的诗句,你会被扣分,当然,你可能并不知道就是因为这个扣的分,再进一步讲,假如你有幸参加中国诗词大会,并且有机会站在台上玩飞花令,一个很偶然的机会,你脱口而出:空余鲁奥乘桴意,然后,点评老师听了之后,疑惑了一下,判断出你说的诗不对,然后你很冤枉,因为《大宋物语》里就是这么写的呀,难道他写错了,没错,就是他写错了。因而,如果这种事情真的发生了,作者本人会感到罪孽深重。举这个例子,也许我和读者之间还是没有产生共鸣。无独有偶,举下一个例子:问一问读者,杨柳青青江水平,下一句是闻郎江上踏歌声吗?很多读者会说是的,我告诉你,不是!读者又说,我这书上写的明明白白的,就是闻郎江上踏歌声,那我告诉你,书上写错了。正确的诗句应该是闻郎江上唱歌声。很不幸,这个点被中国诗词大会get到了,成为了第五季的考题,考出来的结果是几乎全军覆没,很有幸,这个点被中国诗词大会以及边塞man(本文作者)get到了,让广大的人民群众知道了哪一句是正确的,哪一句是不正确的,天日昭昭,天日昭昭。

絮絮叨叨说了这么多,只想说一句至理名言:孟子曰,尽信书不如无书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