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开始研究起来。他告诉自己:只许成功,不许失败。因为其他的肉类自己都买不起,现在只能吃猪肉,
不过,天才就是天才,苏轼不光是天才,还是个全面发展的天才,简称全才。人们常常说,上帝给你关上一扇门,就会给你打开一扇窗。反过来说,就是,上帝给你打开一扇窗,就会给你关上一扇门,总之,没有十全十美的好事,没有完美的人。有得必有失。然而,这上帝对于苏轼却是一点也不吝侧,苏轼不仅诗写得好,词也不错,文章亦然。不光如此,上帝还赏给他各种开了挂的大招,烹饪美食就是其中之一。
苏轼无需说失败是成功之母,因为他只是试了一次,就把猪肉做得极好吃。他的小儿子苏过老远就闻到了肉香味,肉还没熟,就哭闹着让父亲给他拿出一块尝一尝。
苏轼哄着孩子,对他说:“过儿,别着急,很快就好了。吃了不熟的肉可是会拉肚子的。”
苏过听了,一蹦一跳的出去玩去了。
苏轼又说:“孩子,你放心,猪肉煮好了,第一个让你吃。”
不一会,肉煮熟了。满屋子肉香四溢,就连家里的小黄狗都闻到了香味,高兴地叫个不停,摇着尾巴,仰着头,巴望着小主人苏过来喂它一口。
王闰之没有先吃肉,喝了一口苏轼炖的肉汤,这味道,又香又浓,而且,暖暖的,很贴心。
她把苏过喊来,给苏过舀了一小勺肉,苏过吃了,又连忙问她要第二勺。
王闰之这时一本正经地对苏过说,爸爸煮的肉虽然好吃,但是不能吃太多,小孩子胃不够大,吃多了消化不过来。
其实,王闰之是有私心的,她这么对苏过说,只是为了自己多吃两口。
“这猪肉,真的没想到还能够做得如此好吃,肥而不腻,瘦而不柴,此肉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王闰之还从没像今天这样吃得如此安逸,如此高兴,“巴适得很!”很久不说的家乡话(四川眉山方言)脱口而出。
王闰之给了苏轼暖,苏轼借着这股暖意,相信未来,热爱生命,仅仅是牛刀小试,就研究出了一道千古名菜——东坡肉(当时还没有进行命名,因为东坡还没出现呢)。毫无疑问,苏轼不仅在此之前用自己的才华以及对她浓浓的爱征服了王闰之的心,此时此刻,又征服了她的胃。这也怪不得苏轼落了难,妻子也会不离不弃,生死相依,我真想问问那可怜的晏几道,你除了会写词之外,你会做饭吗?你能像苏轼那样把穷困的生活烹饪的那样精彩吗?当然,你不能。所以你的太太经常对你冷嘲热讽。
很快,苏轼就写出了《猪肉颂》。这首诗分为两个部分,第一个部分记录了东坡肉的烧制方法:净洗铛,少著水,柴头罨(找了好久,才把这个字打出来)烟焰不起。待他自熟莫催他,火候足时他自美。
他把制作东坡肉的方法传授给王闰之,王闰之冰雪聪明,很快就学会了,从此,她再也不用担心孩子们长身体缺乏足够的蛋白质。
在苏轼的心里,原配王弗肯定是最才的女,而续弦王闰之则当之无愧成为最贤的妻。
王闰之擅长理财,苏轼能把这样穷困的日子活出诗意,王闰之功不可没。
晏几道的媳妇只会抱怨丈夫官小,能力太差,挣钱太少,但是她万万没想到,苏轼的妻子,面对挣钱挣得更少的丈夫,却能让丈夫活得很滋润,有肉吃,时不时还能喝点小酒,摆一桌子菜招待亲朋。
苏轼在黄州做罪臣的时候,一个月工资四千五百文钱,假设当时的一文钱等同于现在的1rmb,就算这样换算,都达不到现在的小康水平。可是王闰之就是有办法:她将这四千五百文钱均分成三十份,悬挂于房梁之上,一天只取下来一份,她身体力行,并告诉全家,每天花的钱不许超出这个数,于是,在黄州的这段时间,她为了支持丈夫,一件化妆品也没有买,通过王闰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