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不仅要剿匪,更要宣扬慎郡王麾下军队的威名,让异地百姓都知晓,慎郡王麾下的军队不仅勇猛,更是军纪严明,绝不危害百姓的仁义之师。
“你们要让更多的外地百姓知道,你们如此强大又有纪律,所以你们保卫的领地非常安全,那样当他们无处可去的时候,才会愿意来肃城河原。只有人多了,才能有更多的人来为我们种地,才会有更多商人来我们的城中贩货。假以时日,我们的城池才会越来越繁荣!”
这样的话,让士兵们心中由衷地生出了一种责任感。
虽然他们有的来自京城的禁军,家乡是五湖四海,有的来自附近的边塞郡县,如今却都同样视肃城等地为自己的家园。
这个家园,物价稳定,官吏清明,让他们吃饱穿暖,安居乐业很有归属感。他们想像郡王说的那样,通过自己的努力,将它发展得更加繁荣。
他们想让自己的亲人和孩子,即使在边塞,也能看到不下于中原的繁荣景象。
想到那样的未来,众人心中便充满了期待,也有了动力,从自身做起,用良好的军纪军风,为自己的家园宣传,吸引更多的人来建设自己的家园。
当然,李洵不在的时候,光是用鸡汤来保障军纪是不够的,还得配上严格的监督措施。
在临行前,他便对领军的将领以及所有士兵说得很清楚,他会秘密随机在军中挑选十人,任命为军纪监督,回来后专门向他汇报所在军队的违纪事件。
一经查证属实,该士兵便会受到重赏,并且会被提拔到他身边做专门的督察员,以后便不再参与杀敌,而是专门进行违纪纠察。
如此一来,有更好的前途,还有重赏,且能脱离原本的军队,不再受原本的长官辖制,不怕这些监督者不想说实话。
而士兵和将领们,根本不知道谁是监督者,自然也不敢抱着侥幸心理做一些违背军纪的事。
如此几番纪律严明的剿匪下来,果然像李洵所预期的那样,附近的百姓都对他治下有了好感和向往。
商人们有了畅通的商路,运输成本下降了不少,他治下四地的物价也降低了不少。在听闻肃城等地吏治清明,治安良好,当地当兵的也有钱后,还有不少外地的商人主动前来贩货。
几番剿匪下来,不仅麾下的新兵得到了锻炼,在士兵们的积极宣传下,连治下领地也变得更热闹了。
*
当李洵这边刚开始进行第二次剿匪时,同样位于北部边关的刘渊,正对着皇帝的亲笔书信愁眉不展。
“爹,发生什么事了?”
副将刘瑾关切地询问道。
刘渊拿出那封已经存放了好些天的嘉佑帝亲笔书信,递给儿子:
“你看过就知道了。”
皇帝的这封信,虽说是密信,但事关军机,刘渊并不觉得需要对自己的亲儿子保密。
刘瑾是刘渊的次子,二十多岁的将领,十二岁就随父亲出征,练就一身行军打仗的好本事。看完信件,他也同样眉头紧皱:
“如今边关这情况,我们能守住鼎德一线就算不错了,怎么主动出击?真是脑袋发热,想一出是一出!”
刘渊连忙呵斥儿子:
“休得胡言!”
刘瑾也知道自己这样说有些不敬,收敛了神色道:
“我只是有些生气,当着外人断不会如此失态的。可是爹,您要按信上的吩咐做吗?”
刘渊叹了口气:
“将在外君令有所不受。不管以后如何,至少如今我在的时候,我不能随意让麾下的士兵去送死。”
大启如今被西戎北戎全面封锁,根本买不到良种战马,如今的战马大都是十多年前遗留下来的马种生出来的后代,一代不如一代。如今军中大多以矮脚马为主,即使这些马训练得当能上战场,其速度和冲击力也远不如北戎的战马,骑兵战力大损,野外作战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