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07年10月份,一直到年底,方洲国际或者说方杰,一直是各种动作不断。
成立数十家方洲国际旗下子公司,召开N场投资者大会讲故事,完成天使融资后,在股东大会里继续宣讲,私下与各部门高层和核心合伙人们交流、面授机宜。
这些子公司的管理层架子搭起来之后,纷纷在大湾区成立了自己的公司总部,然后在全世界范围内画大饼、广纳贤才、招兵买马,整个过程又持续了差不多1年的时间,期间当然少不了方杰在背后的指点和操作。
由于这些子公司的业务涉及方方面面,且经方杰把一些极具可行性、煽动性的故事概念一讲,让世界无数投资者醍醐灌顶、趋之若鹜,参与了这场资本的盛宴。
这一切的前提,当然是方舟世界必须能够可持续性地良好运营下去,如果方舟世界不具有投资价值和圈钱效果,那么其主体公司方洲国际就是无根之木,旗下这些子公司的投资基础也就不存在。
方舟世界,才是整个项目的核心,所有子公司都或多或少地在围绕着这个核心运转。
所有投资者都很清楚,哪怕方杰在其他业务上是画大饼、讲故事,但只要方舟世界不倒,那么与其有关联的这些子公司,至少在主营业务上是旱涝保收的,是有方舟世界在后面兜底的,所以这笔帐无论怎么算,都不亏,投资风险相对很小。
当然,站在方杰自身利益的角度上看,这事儿看上去吃了大亏,不光失去了方洲国际的绝对话语权,还把各种赚钱的套路传授了出去,本该是自己赚到的钱,却分散给了外人,难道闷声发大财不好吗?
一直跟在他身边的开雾,就对此非常不理解,提过类似的问题。
方杰的回答是:“妄图改变世界的人,终将被世界改变,其结果要么是加入世界,要么被世界毁灭。我没那么大的本事,改变不了世界,但我又很难心甘情愿加入这个世界,所以我就让世界来加入我,让世界改变世界,最后我就是世界,世界就是我……”
实话实说,开雾没太听懂这番话,或者说只听懂了一小半,和他这个道士比起来,他觉得方杰比他还要故弄玄虚,如果是普通人,可能会继续刨根究底,但他不是,他知道这种话得靠自己悟,问是问不出来什么的。
听懂的那一小半,反映在现实中的情况就是,全世界无数资本参与了进来,成为了一场合家欢的资本游戏。
既然涉及到了自己的切身利益,投资者们为了确保方舟世界这个核心保持稳固,主动地加大了对方舟世界的投入和鼓吹宣传。
比如组织召开各种科技论坛、经济论坛、文化论坛,邀请国际上知名的企业家、经济学家、科学家、社会学家、历史学家、人文学家……等等专家对其大唱赞歌或是引发争论,就像前世“元宇宙”概念那样,硬是将其炒作成了全世界无人不知无人不晓的高大上概念。
不光是“方舟价值论”,包括方杰在那些子公司里讲的一些概念,什么大数据、人工智能、虚拟现实、共享经济、渠道为王、3A大作、眼球经济……等等,也全都被拿出来炒作了一番。
当然了,炒作及争论的方向都是外在的、肤浅的、不涉及本质核心的内容,明贬实褒,毕竟没人会傻不拉唧地揭自己的老底。
比如“眼球经济”这个概念,有键盘侠就指出,这其实就是“注意力经济”,早在94年的时候,加州大学学者在发表一篇题为《注意力的经济学》里就提到过,并不是什么创新的说法,方洲国际和方杰,只是拾人牙慧。
一些获得诺贝尔经济学奖的专家们,也纷纷站出来表示不屑:随着信息的发展,有价值的不是信息,而是注意力,这个说法并不新鲜,这是方洲国际的圈钱套路之一,但不得不承认,方舟世界目前已经是世界上最吸引网民和投资者们注意力的投资标的。
外界是这么争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