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灵石县除开我夏家,还有三家。一个是梁家,起来的有些晚。建了一座楼,楼下部为砖石结构,上部为砖木结构,建筑奇特而雄伟。高一百二十尺,都称作百尺楼,夏门村依山傍水,汾河远去。有几分意思。”每逢春日,远眺东山,艳阳高照,万道光芒;俯视汾河,波涛滚滚,汹涌奔流;两岸田野阡陌,杨柳婆娑,一派景象。”贾环心说我又不是来听你读文章。又不能表露在脸上。就笑着说:“不知这梁家怎样人家?”夏老爷子:“端的富贵人家,出了一个进士及第。做了不小的官。家族本就经商,也很富裕。”贾环道:“不知在梁家之外还有谁家?”
夏老爷子:“本地宗族繁多,聚姓而居,曾形成过很多豪门巨族、高门大户。一村就是一姓,一姓就是一家,不管什么事情,都绕不过家族去。”贾环:“老爷子还没有给介绍究竟是哪几家?”。夏老爷子:“何家、,陈家。不是说这些家族人多。而是这些家族官员多。
:“何家在我大周,先后考取十进士,二十贡生,三十举人,五十监生,七十生员。“父子翰林”,“兄弟同榜进士”,“叔侄兄弟同榜举人”,“两代兄弟同榜进士”等,真是社会名流、达官显贵纷纷称颂。不比我夏家声势小。综合而论犹有过之。陈家略孙一筹,这些家族要钱有钱,要势有势。”
贾环道:“真是人才辈出啊!这就好,显赫之家,世代簪缨,想必都见识不凡。说服起来也不是那么费劲。”夏老爷子:“嗯。你要做什么事情?还要说服这些家族?”贾环道:“想必老爷子也知道这两年连年严寒。”夏老爷子:“不是已经过去了吗?”贾环道:“我要是说,今年还会继续呢!”夏老爷子:“当真?可有什么依据?”贾环:“没有。有你也听不懂。是家兄贾琏判断的。信就信,不信就算了?”夏老爷子:“好!我就信你一会。说吧,天冷要怎样。”贾环:“想必你也知道,这天冷就要吃饱,穿厚实,住暖和点。不然人会冻死,饿死。”夏老爷子笑了,:“我道是你有什么高论,就这啊?”贾环:“就这些就不容易做到。比如说你能让所有人都吃饱?”夏老爷子:“不能。也不会这样去做,能够保全宗族就不错了。”贾环:“是啊。到了这时候,都是只想着自家。”接着贾环又问:“你可能够让人人都穿上棉衣?”县老爷子:“不能。能够保全自家,惠及村邻就不错了?”贾环:“那你可能够保证村民的房屋不被大雪压垮,有足够的柴火取暖?”夏老爷子:“还是不能。你能做到这些吗?”贾环:“也不能。所以才要士绅有钱出钱,有力出力。有智慧的想办法。”夏老爷子:“现在已经是秋风瑟缩,不有点晚了吗?”贾环:“早说你们会相信吗?”想来这两个月来的干旱,小麦是耽误了。我忙着组织人在河谷地段种下小麦。也就没有功夫拜望各家家主。”
夏老爷子道:“只要贾知县一心为公,我等也就不能纠结在小礼小节之上。这个你尽管放心。”贾环:“想来尚书手下商队已经捎回消息了。今年的粮食收不上来。”夏老爷子:“是啊!河南,山东一代粮食已经被收购。河南,陕甘一代干旱,来年必定欠收。粮食紧俏。”贾环:“如果,这些地方再被有心人一跳动?”夏尚书打了个寒噤:“你是说?…”贾环:“不错!云贵川之乱已经看到他们的影子。”夏老爷子:“祸起心腹之地,这天下要乱了!”贾环:“我已经定了一批大米。有薛蟠给运进来。还要找存放地点。”夏老爷子:“不用找了,有多少?可别不够分的。我们四家就包圆了。”
夏老尚书:“贾环啊,大周天下一百多年了。夏家或是科举,或是捐输获得贡生,监生,生员,人数众多。数代署理户部。在其他地方也有众多官员。知县,知府也有几位,将军也出过。这为县里出力可以,只是是不是也要有所回报。”贾环听到夏老尚书讲条件,就道:“我一个小县令,手里筹码不多。恐怕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