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是一对兄弟。叶嘉给他们的试用期一律是三个月。若是试用合格,会签长期的雇佣契书。
先不说叶嘉说的雇佣契书是什么东西,就说给的这个工钱叫这些忐忑的人喜出望外。
叶嘉也给详细地道明了规矩和契书的重要性:“作坊内所见所闻不能外传,去别家做工也不能提及。若有人违反了规则,我也会告上官府追究责任,并要求赔偿。”
话音一落,几个妇人立即就面露害怕之色。
若是往日叶嘉提及告上官府兴许还会有人不以为然。毕竟原先的府衙形同虚设。如今郭淮将知县的威信重新树立起来,倒是叫好些行事乖张之人感觉到害怕了。
“只要听明白规则,依照规则老实做事,作坊也不会轻易辞退各位。”
作坊这边是叶嘉跟余氏共同在管。大部分时候叶嘉操心,叶嘉忙别的事时,自然就是余氏顶上。说起来,余氏这段时日也在尽力地跟药材铺子的老大夫交涉。老大夫本人十分固执,并不大愿意跟周家合作。直说自己年岁大了,制作一些药膏子供镇上百姓用就够了。何况他的本职是大夫,为镇上百姓看病乃首要之事,哪有那么多闲工夫整日制作梨花膏。
余氏是好话歹话都说遍了,老大夫听着不顺耳就要将人赶出去。
谈了几次都不成功,余氏为这桩事甚为沮丧。叶嘉听完倒是觉得既然合作不成,将药材方子买下来自家制作也成:“娘既然也懂梨花膏,认得药材,晓得各种药材的效用。正好香胰子的作坊建成,只要找到相关药材的供应商,这边就能多招几个人自家制作。”
这话倒是说到点子上,余氏一想也成:“明日我再去一趟。”
余氏是跟药材铺子的老大夫杠上了,叶嘉这边也尽快将第一批的货给赶出来。这香胰子是每个月给玲珑胭脂铺供货,梨花巷这边是两个月或三个月供一回。叶嘉盘算着再有一到两个月,阿玖该从西域回来。心里隐约有些激动,不晓得这回去西域的收效如何。
二月一过,天儿就渐渐回暖了。越到三月中旬,天儿就越暖和。
一般来说,三月是春耕播种的时候,七八月份收割。孙老汉将叶嘉去年留的各种种子种下去。今年有了去年的种植经验,孙老汉种植得很顺利。
叶嘉虽说没有亲手去种,但也一直跟着在看。
说起来,周憬琛的奖赏里有百亩良田。但百亩良田的地契交到叶嘉的手上以后,这个地就没有打理过。西北这边的百姓生活以畜牧业为主,虽也有种植作物,但种植作物的人委实不算多。换言之,懂得种作物的人也不多。可百亩的良田也不可能放在手中白白闲置。
若荒废百亩良田,叶嘉会忍不住打死自己的。
可西北这边的气候,以种植麦、高粱、粟米为主。叶嘉倒是有想过种植。一来去岁的寒瓜甜瓜是能种的,二来葡萄也能种,葡萄制酒,市面上也是能卖的。最主要的还是粮食,毕竟若是自家有粮食就不用时常去粮店买。但自家就这几个人还都是手无缚鸡之力的女子,谁又能真的下田地干活?
“这般不行,得想个法子。”自家种是肯定种不了,请人种倒是可行,但那么多良田要管理却是一桩难事儿。叶嘉手头不仅有田地还有商铺生意,不可能整日里盯着田地里的出息。
思来想去,只有赁出去这个方法可行。
但该怎么赁,赁给谁,要以何种方式收租子,这又是一些事。最重要的是这些是周憬琛的封赏,叶嘉的考虑还得经过周憬琛的同意。
“嘉娘最近不忙的话,去李北镇走一趟吧。正好香胰子的生意这边有我盯着,西施铺子秋月跟媛娘两人能应付。”余氏听完只这一句,“有什么事你们小夫妻当面谈。这春耕不等人,再拖就过了好时候了。你若实在拿不定主意的,允安或许有法子。”
叶嘉一想也对,春耕就那么短时日,拖不得。
当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