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枯九)
“四重恩是指:上师恩、国土恩、父母恩、众生恩。
佛、法、僧三宝是最重要的,即上师,但修行路上我佛却把父母、众生、国土放在三宝之前,可知一个人如果不能报答父母的养育之恩、众生的护持之恩、国家的安定之恩,那么这个人他肯定不能报答三宝之恩。
修行者若把自己摆在众生之上,只能下化,不能上报,这是扭曲了我佛教化,若无众生护持,不要说修菩提大道,连活着都十分艰难。面对众生,要牢牢记住上报。
一个人明白了做任何事无不是为了报恩,那就真正地、自觉地认识到了自身的价值、位置及生活的目的。”
我觉得这个更深入了一点,也更好懂,四重恩,好吧,我懂了。做人,必须常怀感恩之心,才有善举之德。
(枠)
“小子受教,受益颇深,谢大师傅传道解惑恩德,小子今后必定有报。”我弓身行下大礼。
“小友请起,听我讲这四相。
“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合称四相。相,意为事物之相状。
凡所有相,皆是虚妄,故而主张离一切诸相,方能辟惑见真,成就佛道。灭度众生,当先自我灭度,从离弃我相入手,离弃诸相,达到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如此,则无我身,无我心,无我生,亦无我死。既然无我,焉知有他身、他心、他生、他死?无我无他,则妄念断灭,心性纯澄;有我有他,则妄念炽盛,烦恼无边。”
“离弃我相之法,名无我法,一称非我法。何谓我?自体及其主宰作用为我。人之自体,为人我;法之自体,为法我;己之自体,为自我;他之自体,为他我。我有真假之分。由五蕴和合而成者,为假我。有假必有真,真我有二义:凡夫迷妄想,执着我相,认假作真,实非真我,姑妄名之,此其一;自在无碍,佛性常住,不由因缘和合而生,不由因缘离析而灭,是为真我,此其二。凡意念中拘泥于有我,皆是假我,摒弃假我,方现真我。”
“离相者,离一切诸相之谓。一切诸相,不外乎有无两端。随因缘和合而生,是诸有相;随因缘解析而灭,是诸无相。有相是相,无相也是相;有相是假,无相亦非真。譬如我相,我生之前无我,说有我是假,因我未生,说无我亦假,因我将生;我生后有我,说无我是假,因我已生,说有我亦假,因我将灭;我灭后无我,说有我是假,因我已灭,说无我亦假,因我曾生。据此,佛经认为,有相无相,皆是假相,执着于有或执着于无,都是迷妄之见。唯有离一切诸相,不着有无两边,方能脱诸烦恼,无所罣碍,而见真知。这就是所谓中道思想。是故,无我相,无人相,无众生相,无寿者相”,其中的无,左右开弓,不光是对有的否定,也是对无的否定,即无有、无无。无有一称非相,无无一称非非相。”
(枠一)
我从河边盛来清水煮沸,拿给大师傅,这是不是感恩之举呢?他没有索求一心讲道于我,我自发感动煮沸一钵水给他喝,是不是大德之厚无所不能载动?想起了崇德阁里的那场失声痛哭,莫不是惊得来了佛祖?我抬头看向西天,那里没有意显,还是一如往常。历真感悟大不同,多少人愿意对你如此付出?父母、爱人、孩子、亲戚朋友?大德厚德之所往,并不多,且自珍惜,且自接引,且自布施。德以礼还,够不够?但凡感恩,从来没有时效限制,物礼之还,仪礼之还,都不要自我等比配量。缘法愈积愈厚,无往来怎可集厚?倘若一人,比如大师傅授道之不倦,也可以厚集。我似乎比过去懂多了一点。
喝罢水,他接着示意我坐下听讲。
“四性来自弥勒佛,他身带人间性、喜乐性、包容性和超越性等四性。可以做为我等认知事物的参照榜样。凡俗所在皆有弥勒,其笑口常开,其大肚长容,身背布袋空空如也随时可以放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