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钟揣摩《元灵感应篇》数日,自觉已经初通其中道理,打算选个好时候开始修行。这一日秦钟起了个大早,出了卧房,穿过厅堂,来到院中。但见院中所种花草承接晚间露水,一株株草青翠如玉,一朵朵花娇艳欲滴;耳畔传来不知名的小鸟啾啾的鸣叫,透出十分欢快;鼻腔里满是清晨润洁的空气,夹杂着草木清香,让人神怡气清。
出了院子,一路往府外走去,一路寒暄不必详述,不过盏茶时候,便出了城主府,门前的广场上已经有兵士在摆开姿势,打熬气力,呼喝之声,不绝于耳。
秦钟站在门前台阶上,放眼望去,将整个启东城尽收眼底,太阳还未升起,整个小城已有烟火气息,内城街道已经充斥着吆喝叫卖之声,外城行人也来去匆匆。家家户户皆升起袅袅炊烟,淡青色的烟气蜿蜒着升上青天。透过朦胧的烟气,便能看到苍茫的飞虎山,此时的飞虎山宛如熟睡的猛虎,伏卧大地之上,黛色的树让整个山显得深邃,山上袅绕的些许白雾又给它带去几分神秘。随着时间的推移,天色渐渐明亮起来,整个飞虎山头变得清晰起来,山与天的相接之处散发着温柔的白光,与蓝色的天幕形成鲜明的对比,又逐渐和天幕混为一色,呈现出渐变的色彩美感。
秦钟静静的看着,一时间竟忘却了身处何地,忘却了身是何人,眼中只有那美妙的色彩。渐渐连时间也要忘却的时候,太阳出来了,秦钟只觉得飞虎山的山头出现了一道金光,这光并不刺眼,只是十分金黄明亮,又有一种宏大神圣的气势,仿佛整个天地尽皆充斥着这浩大的金光。起初只是一线金光,渐渐的这金光呈现出一道弧线,弧线慢慢变大,也慢慢趋向于圆,金光也逐渐收敛,不再呈现金黄,反而变得泛白,白的有些刺眼。
秦钟沉浸于日出的辉宏灿烂之中,不觉时间流逝,太阳已经完全升起,整个小城一片光明,清凉的微风抚摸过秦钟的脸颊,让他回过神来。秦钟感觉,踏入修行之门,就在今日。也不贪恋美好时光,转身入府,跑到父母所在的主院,也不管秦风和燕乐已经准备出门巡城,对秦风躬身问好后,直入主题:“爹爹,这几日我已将《元灵感应篇》细细钻研过,略有所得,今日见天光正好,心有所感,想要正式修炼此功,还请爹爹从旁指导。”
秦风笑着说:“数日功夫能有所感,不错,你爹我要去巡城,此乃事关一城百姓的大事,不可荒废,让你妈妈为你护法吧。”转头对着燕乐接着道:“夫人,钟儿入门的事,就劳您费心。”
燕乐白了秦风一眼,“你自去便是,儿子也是我的心头肉,哪有什么费心不费心的。”秦风带了兵士,乐呵呵的巡城不提。
见丈夫出门,燕乐对秦钟道:“钟
(本章未完,请翻页)
儿,你且随我来。”言罢带着秦钟往后院走去,两人兜兜转转,来到后院一间竹楼前。这竹楼后面便是山壁,当初建造城主府时,于山腰开始修建,向内挖掘泥土,想要整理出一大块平地,挖到此处时,出现一块巨石,高约十丈,宽有三十丈,向山腹内嵌入多深则无从计量。如此大一块巨石,人力难以撼动,便以此石为界,修建城主府,待建成之后,又让匠人按此石纹理,于其上雕刻,尽是山石异兽,又采了奇花瑶草种于其中,引一条山溪从石上蜿蜒流过,宛若一块精美的石屏风。倘若是月明的夜,月光照在壁上,溪水反射月光,远远望去,宛若银龙在石壁上游动,衬着石壁上雕刻的异兽,种植的花草,神秘幽美,不似人间景色。
小楼立在石壁前面,两侧种了修竹,竹叶在微风中沙沙作响,让人不觉得吵闹,反而于静谧中添了几分生气。小楼前面则是一个小池塘,不大,池中种了些莲花,立几块怪石,时不时有几尾鱼儿在其中曳尾而行,搅皱池水。
秦钟一来便被此处隐逸出尘的气质吸引,恨不能长居于此。眼中还未看尽此间景色,耳边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