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在后世,这些都是抬手一个百度就能解决的问题,但是放在今天能够在这里娓娓道来,这就是实打实的功夫了。 周至在谈论这些专业知识的时候就如同换了一个人,多出了几分平和睿智的气质,这份气质也让一干大老忘掉了他的年纪。 这个特殊场合,特殊时点,只以学养为尊,在周至现在的气场面前,哪怕坂本五郎都不得不低头。 “肘子,喝点水。”林婉秋得意极了,然后踢了已经听傻了的李乐海一脚。 各家拍卖行的鉴定顾问,本身也是拍卖行软实力的表现,周至出面就已经把一干人给镇住了,而他的背后,还站着王老爷子,启老爷子,故宫,国博,蜀大中文系,历史系,古籍修复研究所这些大老和国家级的单位…… 什么叫狐假虎威?这就叫狐假虎威! 李乐海有点吃味,但是也不得不屁颠屁颠跑去给周至倒水。 等到端着水回来,周至已经开始给大家讲解夔龙的知识了。 “夔龙的记载最早出现在《山海经·大荒东经》中——‘东海中有流坡山,入海七千里。其上有兽,状如牛,苍身而无角,一足,出入水则必有风雨,其光如日月,其声如雷,其名曰‘夔。黄帝得之,以其皮为鼓,橛以雷兽之骨,声闻五百里,以威天下’。” “一些古代文献说夔是蛇状怪物。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中解释:‘夔,神魅也,如龙一足。’” “在古代典籍上,如龙而一足,就是夔龙的特点。” “然而在瓷器上,夔龙的表现却不是如此,相反,它是摩羯鱼的一种变化形象,与当时的应龙纹无限接近。” “根本原因,就是夔龙纹出现太晚,在宋、元两朝及明洪武、永乐官窑器中,都没有出现过,直到宣德时期,才在瓷器上开始出现。” “从器物纹饰看,宣德夔龙的造型特点非常清晰——无鳞、有兽状双足,猪嘴、足侧有小翼、尾巴为卷草尾。” “和当时的应龙纹的区别,仅是龙身较短、无鱼状鳞片,口吐番莲。” “因此夔龙在当时还有一个有趣的俗称,叫做‘含花龙’,这也是它区别于应龙纹的最大特征。” “除了标准的古典兽足夔龙外,成化朝开始出现三爪夔龙,即双足变化为角龙状的三爪,到清朝雍正时期,御厂还制作出五爪的夔龙。” “清中期以后,夔龙作为主图桉在瓷器上锐减,更多是作为辅助纹饰出现,这种夔龙小纹饰也有一个俗称,叫做‘拐子龙’。” “刚刚我们说了,夔龙和应龙的区别,有一个大特点就是含花,包括灵芝,但是我们却也要将之和另一类龙区别开来。” “有一类龙,后来也演化出了口含灵芝的特点,那就是螭龙。” “螭在古代传说中,是一种没有角的龙,《说文》所说的‘无角曰螭’,指的就是这个。” “但是和夔龙纹在瓷器上的反映,和古籍中以独脚为特征大相径庭一样,螭龙纹在瓷器上的表现,与古籍记载也完全不同。” “瓷器上的螭龙纹,多为独角,偶尔双角,几乎没有无角的情况。” “螭龙纹的产生也非常的早,最早可以追索到原始社会,是当时的图腾标志之一,在古代建筑以及青铜、玉、陶瓷等工艺品中经常出现。” “早期文献当中,螭是一种兽形,类虎,更多以‘螭虎’相称。” “比如《宋书·志第八》中记载:‘初高祖入关,得秦始皇蓝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