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到这,贾琏旋即笑着说道:“那老祖宗你和我说说,我好好听听咱们这所谓的四王八公开国勋贵!”
看着自家孙子的模样,贾母轻轻的抚摸着贾琏的脑袋瓜儿,笑着说道:“你本就是荣国府嫡长孙,知道这些,倒也无妨,那祖母问你一件事,你可知道,为什么在开国之初,四王还在的时候,也是以宁荣二公为首么?”
贾琏点了点头,“这个孙儿自然是知道的,当年开国之初,太祖麾下,属宁荣两位先祖战功最为卓著,本应该封为王爵,但宁荣本为一家,两尊王爵太过扎眼,宁荣两位先祖自己去向太祖请辞王爵,以全君臣之意!”
贾母满意的点了点头,不过又朝着贾琏问道:“那你觉得,宁荣两位先祖这么做,是好,还是不好?”
听到贾母的话,贾琏不禁思量了起来,以宁荣两位先祖的大功,真若封为王爵,估摸着也会和北静王府一样,世袭罔替,永世为王。
不过恐怕贾家也就从此远离权力中心,空有王爵之尊罢了,但只要是贾家不主动作死,两尊王爵在,就算是内阁首辅,皇子亲王,也要敬畏几分。
但凭借宁荣二公当年在军中的威望,恐怕封了王爵之日,便是无休止的猜忌开始之时。
想通了关节,贾琏郑重的看着贾母,严肃的说道:“宁荣两位先祖当时的选择,是正确的!”
贾母不置可否的看了贾琏一眼,又自顾自的说了起来。
“是非对错,都已经过去了,不过琏儿你既然想知道,我告诉你也无妨。
当年开国一脉勋贵的强大,你是无法想象的。太祖爷还在的时候还好,毕竟是马上皇帝,压得住这一众骄兵悍将。
到了当今圣上的时候,都不得不另外树立起一批人,来压制咱们权力。便是如今了元狩勋贵。”
贾琏有些恍惚了起来,这么说来,自家外公不就是元狩勋贵么,那怎么当年祖父和外祖父还会选择结亲?
一旁的贾母似是看出了贾琏心中的疑惑。
笑着说道:“你外祖还不太一样,他虽是元狩勋贵的一员,但和开国勋贵还有这千丝万缕的联系。”
贾琏不解的看着贾母,疑惑的问道:“老祖宗,这是为什么?”
“你外祖的祖父名叫张恩,当年是太祖麾下的第一猛将,一手长戟杀的蛮人丢盔弃甲,就连第一代荣国公都说,那怕张恩粗通兵法,他都是开国第一功臣。
但人生不如意之事十有八九,这张恩原是太祖爷从难民之中救下的,大字不识一个,全凭一身武艺,护卫在太祖爷身边。
可惜,这样的英雄,在一次突围中,为了掩护太祖爷,牺牲了。直到大秦开国之后,为了缅怀张恩的功绩,让他的儿子张谦,做了御林军大统领,到了后来,便是外祖出外征战,功封侯爵。”
顿了顿,贾母方才开口说道:“这就是为何当年你祖父会选择和你外祖结亲。”
贾琏似懂非懂的点了点头,又看向了贾母。
“老祖宗,可我记着,圣上他八岁即位,当时,可是开国勋贵相当强势的时候,咱们四王八公做了何事,为何会引得陛下扶持元狩勋贵呢?”
贾母摇了摇头,“不是说开国一脉做了什么,是开国一脉势力太大了,大半武官都是开国一脉,当今圣上不喜欢这样的感觉,所以稍微大点,就扶持了不少中下层将军。
开国一脉自然也明白圣上的心思,所以当时一大批老派便以年老为由,辞去官职,留着爵位,在家养老。”
听到这,贾琏总算明白了过来,不是看你做了什么,是看皇帝需要什么,不需要你,你要是不走,那可能就是磨刀霍霍向猪羊了。
“所以当时开国一脉,四王八公十二侯,二十四家的当家人齐聚荣国府,一番商议之后,让出大半权力,为的也是将爵位多传几代。”
闻言,贾琏想明白了,舍弃权位,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