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霍景川同志,叶知青,听王大队长说,你们家有两个中学生。”
一碗热乎乎的大锅菜下肚,教育局的两位同志吃得浑身暖和,心满意足。
男人见霍景川跟叶颂已经清闲下来,主动上去跟夫妇俩聊天。
叶颂就想为霍庆华霍秀芽从两人这里谋点福利,听到这话,双眸发亮忙回答:“是的,我二弟叫霍庆华,十五岁,在安阳镇的三中念初二。”
“我小妹叫霍秀芽,十三岁,在安阳镇三中念初一。”
“庆华,秀芽,你们俩过来一下。”
霍景川明白媳妇的良苦用心,招手将霍庆华霍秀芽叫到了身边。
“还不赶快跟教育局的两位领导问好。”
霍庆华胆子大,毫无惧色地站在两位领导面前,一板一眼地鞠躬问好:“两位领导好,我叫霍庆华,巴川县三中的学生,正在念初二。”
“两位领导好,我叫霍秀芽,也在巴川县三中上学,比我二哥低一级。”
霍秀芽第一次面对教育局的领导,心里有些小小紧张,但想着自己不能给大哥大嫂丢脸,鼓起勇气大声开口。
“黄哥,这俩孩子不错,有胆量。”
曹小慧打量着霍庆华兄妹俩,嘴角露出一丝满意的笑容。
黄可华认同地点了点头。
“你们兄妹俩成绩怎么样?”
霍庆华兄妹俩一时有些不知道该怎么回答这个问题,说好吧,显得有些骄傲,说一般般或者不好吧,会给哥嫂丢脸。
兄妹俩皱着眉头,一脸不知所措的表情,把叶颂急坏了。
两位教育局的同志必然不是无缘无故询问小叔子跟小姑子的成绩,问了心里必然是有打算的,可不能错过了这个好机会。
“庆华秀芽,这个学期,你们期中考试了吧?”
“嗯。”
霍庆华兄妹俩整齐点头。
霍秀芽:“刚考不久,一个星期前出的成绩。”
叶颂:“那你们把期中考试的成绩告诉两位领导同志。”
“我语文95,数学98,史地94,物化98,政治93。”
“我总分比二哥差一点,语文96,数学89,史地95,物化88,政治94。”
“黄哥,这俩孩子的成绩不错啊。”
从事教育工作的都喜欢成绩优秀的孩子,霍庆华兄妹俩报了期中考试成绩,曹小慧看兄妹俩的眼神都亮了。
“三中的学生竟然有这么好的成绩。”
“曹哥,三中的学习风气不怎么好,将这俩孩子放在三中,万一被那些不爱学习的影响,那就可惜了。”
“咱们国家现在正是人才紧缺的时候,不如将这俩孩子转去县一中,好好培养培养,指不定这俩孩子就能长成国家的栋梁之才。”
两世在巴川县磨盘屯插队,叶颂对这两所中学有所了解。
巴一中在县城是整个县城里最好的一所中学,是给巴川县孕育人才的摇篮,巴三中在安阳镇,学风极差,三年五载都教不出一个人才。
大多数家长将孩子送去三中,就指望着孩子能识几个字,以后能写信看信,出门在外不吃亏上当。
曹小慧的提议让叶颂眼里闪过一丝激动。
明年年底就恢复高考了,庆华秀芽这时候转去一中,初中毕业就能顺理成章地在一中念高中,以一中的教育师资,两人考入大学不成问题。
如此一来,霍家一门两大学生,一位军官,门楣光耀,谁敢欺负。
叶颂按捺住内心的激动,不动声色地将黄可华瞧着。
这位黄可华是县教育局人事科的科长,曹小慧只是他的助理,庆华秀芽能不能转去一中学习,还得曹可华说了才算数。
“说得不错。”
曹可华斟酌了一下,认同地点了下头。
“待会儿回教育局,我就给一中的校长写封信,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