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奠之后, 人还要往前走,日子还需要继续过。
除了北平和应天的报纸提了一嘴今日之事,以及刘琏和朱同两个书画双绝的人有了新灵感,未来会双双画出国宝级绘画作品之外, 这事就算过去了。
至少在陈标这里算过去了。
倒春寒很给面子, 下了一日雪后, 又开始升温,没有给春耕造成太大麻烦。
陈标将军权还给了三个哥哥, 如捕盗之类治安相关的事交给许淑桢和陈火星,判案和调解纠纷让刘琏和朱同轮流顶上,学生们的大部分课业也由他们负责,陈标将所有精力都投入了经济建设中。
北平城不仅要养活这里的老百姓, 还要养活京郊大营的大军。
邓愈和赵德胜在此战后立下的功劳终于抵平了他们犯的错, 现在被调去甘肃继续与元军残存势力作战, 北平城只需要供应朱文正、李文忠和陈英三人所管辖的军队的粮食。
士兵要训练, 要打仗, 每日都得吃饱才能有战斗力。
所以一个士兵每个月即便将所有口粮都折成粮食, 要吃三石半左右。虽然将粮食运往京郊大营不需要多少运输成本, 但仍旧会有损耗, 且不可避免在中途会有吃回扣的事发生,所以一个士兵每个月耗费的粮食,差不多是四石。
北平附近耕地每年亩产量,最高也就三石左右, 平均二石。
按照二石算, 两亩地耕种一年, 才能供士兵们吃一月。
京郊大营目前越有三万人驻扎, 如果按照战时粮草供应, 要养活这三万人需要六万亩地每年全部的粮食产出。
当然,京郊大营非战时自己会屯田,不是全靠北平供应。他们不打仗的时候,食量也会小一些,但每月要维持在一石左右,否则就无法训练。
陈标一番计算,终于明白为什么一个王朝建立一段时间后,士兵的作战能力会急速下降。
在争夺天下的时候,可以“苦一苦”百姓,或者用比较不善良的手段筹集粮食,让士兵每次作战和训练都能吃饱。
但天下太平之后,王朝要休养生息,不可能再让百姓继续苦下去。那么士兵每月的口粮就只能维持到普通百姓的程度,甚至更差。
士兵还要承担屯田的任务,否则军粮供应不上。不能吃饱,他们种完地就只能躺着不动,哪来体力训练?长此以往,这军队战斗力自然下降。
这是封建王朝生产力条件下必然出现的事。
即便在现代社会,也不是每个国家都能养活一支十万人以上的脱产职业军队。
应天的人都知道北方耕地养活不了驻扎在北方的军队。现在养活京郊和北平,全靠从大运河和海边运粮。
江浙地区亩产最高可以达到六石到九石,广东福建的良田最高亩产能超过十石。苏湖熟,湖广熟,天下足,在还没有进入工业时代之前,可不是吹牛。
陈标很想自给自足,所以今年开垦了许多土地。
把元军赶回草原后,北平附近的土地都可以开垦。陈标买来了许多良种,聘请老农教导百姓种田。
但他痛苦地发现,就算百姓已经很努力,他也分了很多田出去,自给自足也绝不可能。
华夏自古以来就是农耕文明,论农耕技术,几乎已经达到了未进入工业时代的顶峰。所以亩产量就这么多,顶多看一下天气,涨不了多少。
北方地广人稀,虽可以给百姓多分田。但人力成本在那,田分多了,百姓根本种不了。所以每个劳动力能产出的粮食上限就在那。怎么鼓励怎么逼迫都没用。
陈标算了一下自己一场仗打下来,还没有粮食运输成本,武器弹药人吃的粮马吃的草加起来,全部折合成粮食的价格,要北平所有百姓将今年统计到耕地全部种满,然后依照今年大明制定的税额缴纳,才堪堪抵平。
这只是持续了一日的战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