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年之后的华夏,也就是人们经常听说的“空、潜、快”思想。
冷战时期,苏联已经拨出大量经费营建海军,但出于保护海岸线和港口的首要目的,苏联仍在小船上花了大功夫。
50年代中后期,苏联在反舰导弹的研发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这款导弹被安装在鱼雷艇上,于是诞生了世界上第一艘导弹快艇“蚊子”级。
第三次中东战争中埃及装备的这款导弹艇击沉了以色列驱逐舰,实现了“以小博大”的巨大战果,也是海战史上的首次导弹战。
这次战例推动了各国研制反舰导弹的热潮,此后苏联按照这个思路,继续建造黄蜂、毒蜘蛛多级导弹艇,他们的共同特点都是小船配上了硕大的反舰导弹。
后世苏粉在提起苏联海军,会惊叹于他们阴森森的核潜艇、高耸入云的巡洋舰、以及生不逢时的航空母舰。
其实那些东西和苏联海军战略完全不相符,属于大而无用的东西,导弹艇才算苏联真正影响世界的设计。
苏联解体后,俄罗斯军事造船工业一落千丈,近三十年里,没有装备过一艘驱逐舰以上的水面舰艇。
实在没有能力造出大舰,那就只能牺牲一些性能,把装备集成在较小的舰艇上,从而在近海实现最大的对北约海上力量的威慑效果。
比如说新服役的20385级护卫舰,排水量只有2200吨,却装备了20多个垂直发射单元,使它不仅有防空能力还有反舰能力。
当然它的其他能力就要牺牲掉了,比如船体过小没有远洋能力,同时没有足够的空间安放锅炉,因此最大航速只有27节。
比这更离谱的是22800暴徒级护卫舰,不到1000吨的船体竟然带了8枚“口径”巡航导弹,而且在干涉叙利亚战争中还投入了实战。
按照俄罗斯的说法,在护卫舰上发射的巡航导弹,命中率能达到60%,对他们来说已经是相当不错的战果了。
北极熊这么做除了造船能力不行外,还有另一个原因,那就是受《中导条约》的影响。
这个条约规定苏、美双方必须全部撤除本国射程在500到5000公里范围内的陆基导弹,而海军类似装备则不受影响。俄罗斯把口径导弹放在轻型护卫舰上,其实是为了规避条约的影响。
在人们以往的认知里,这种级别的军舰只能在近海执行一些诸如护航、巡逻等辅助性质的战术任务,但在北极熊海军里,辅助性船只却成了主力。
可见他们海军水平是多么青黄不接,按理说在这种环境下国家应该闷声大发财,抽出精力来多琢磨发展。
然而北极熊却选择重拳出击,就搞得北极熊海军有种又菜又爱玩的潜质。
不过北极熊确实是个很有意思的国家,他们的面积世界上最大,也是海军强国之一,在世界海军发展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
但总的来讲,俄国历史上一直是一个陆权大国,其海军虽然装备一直也不错,然而由于种种原因,导致其海战成绩却非常难看,与英国海军相比逊色不少。
尤其是近代,可谓一直被“苦命”缠身。
自彼得大帝1696年建立俄罗斯海军后,初期建树颇多,尤其在俄土三百年战争期间,北极熊海军表现神勇,基本每次海战中都完虐土耳其海军。
但在其后的克里米亚战争,北极熊海军已经被称为世界第三大海军,仅次于英国皇家海军和荷兰海军,拥有14艘120门炮战列舰、12艘84门炮巡洋舰和4艘60门炮巡洋舰以及大量辅助舰船。
战争初期打的很好,但英国、法国海军参战后,北极熊海军逐步陷入被动。
黑海舰队被迫龟缩于塞瓦斯托波尔,其战舰充当“海上浮动炮台”,背靠要塞进行还击,并最终以10.2万人的巨大伤亡及黑海舰队的全军覆没,换得了“保有尊严的有条件投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