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堡,是彼得大帝于1703年建立的俄国旧都,俄国的第二大城市。
1924年为纪念列宁更名为列宁格勒,1991年恢复原名圣彼得堡。
1941年6月,德国发动“巴巴罗萨计划”进攻苏联,三个战略目标之一就是攻占列宁格勒,以取得波罗的海的控制权。
希大爷对德军将领们如是说:
“列宁格勒第一,顿涅茨克平原第二,莫斯科第三。”
强大的德军北方集团军群,在威廉·冯·勒布陆军元帅的指挥下,加上芬兰军队的合围,对列宁格勒展开了疯狂的进攻。
苏联红军在名将朱可夫的指挥下,设立层层防御线顽强抵抗。
1941年9月8日,德军开始大规模封锁该城,切断了列宁格勒的对外补给线,重炮和飞机不断轰炸,直到1944年1月27才被苏军反攻解围。
长达两年半、为期872天的围城战,严重破坏了列宁格勒的公共设施、能源及粮食供应,无数的宫殿、房屋沦为废墟,平民陷入了巨大的饥荒。
尤其是1941年11月到1942年2月的冬季,市民唯一的配给食物是每天125克“面包”,这种“面包”的50–60%由木屑和其他不可食用的混合物组成。
气候严寒,很多市民在走到食品分配亭的过程中都会倒下。
最严重的几个月,每月死亡人数高达10万人,多数是饿死的。
市民们很快就习惯了死亡的景象。
战役后有人回忆道:
“男人比女人更容易崩溃,死亡率更高。
女人是如此的疲惫,以至于她们停止了月经……那么多人死了,人们的情绪变得平淡无奇,很少有人哭泣。”
列宁格勒的平民们没有煤,没有电,没有食水,很快吃光了城里所有雀鸟、老鼠及宠物,还纷纷从篱笆上偷木柴当燃料。
当所有可吃的都吃光后,城内出现人类相食的惨烈情况,以至于列宁格勒的警察组成一个特别部队巡逻,对抓到的食人者立刻枪决。
战后,一个11岁女孩丹妮·萨维切娃的日记被公布,她在日记中记录了祖母、舅父、父母和兄弟因饥饿死亡.
日记最后写道:
“每个人都死了,只剩下坦雅。”围城结束后,小女孩也死于营养失调,她的日记最终成为纽伦堡审判的证物。
列宁格勒围城战共造成150万苏联军民死亡,大约60万人死于饥荒,仅仅列宁格勒的一个墓地就埋葬了接近50万遇难者。
如果论血腥程度、经济破坏及人命损失,列宁格勒围城战超过了莫斯科保卫战、斯大林格勒保卫战,更超过了东京大轰炸和广岛长崎的原子弹爆炸。
但是值得世人敬佩的是,就算惨到如此地步,列宁格勒的军民还是拒绝投降,没日没夜的生产坦克和机枪,和德国人死磕。
男人上前线,生死看淡,妇女挖战壕,死了就埋,终于熬到了反攻,熬到了胜利。
列宁格勒被围困时间长达900天,英雄的列宁格勒人民不屈不挠,艰苦奋战,挫败了德军占领列宁格勒的战略目标。
并把强大的德北方集团军群始终紧紧地拖住在苏联西北战场上,从而有力地支援了苏军在其他战场的的胜利。
丑国军方在《第二次世界大战》资料片中评价列宁格勒战役说:
“一个将军可以赢得一次战役的胜利,但是,只有人民才能赢得战争的胜利!”
英国的《旗帜晚报》也称颂道:
“列宁格勒的抵抗乃是人类在经受不可思议的考验中取得辉煌胜利的一个榜样。
在世界历史上也许再也不能找到某种类似列宁格勒的抵抗。”
回到林加德所在的世界,这场惨烈的围城战,最终导致魔都死亡超过2万人,当林加德再次登上魔都土地的时候,他注意到几乎所有魔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