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问道:“江东人物极多,必有远谋,安肯相容?”
诸葛亮笑道:“如今曹操引百万之众,虎踞江汉,江东安得不使人来探听虚实?若有人到此,亮借一帆风,直至江东,凭三寸不烂之舌,说南北两军互相吞并。若南军胜,共诛曹操,以取荆州之地。若北军胜,则我乘势以取江南可也。”
刘备说道:“此论甚高。但是,如何得江东人到?”
正说话间,有人来报,说江东孙权差鲁肃来吊丧,船已傍岸。
诸葛亮笑道:“大事成矣!”
然后,诸葛亮看向了刘琦。
诸葛亮问刘琦:“昔日孙策亡时,襄阳曾派遣人去吊丧?”
刘琦对诸葛亮说道:“江东与我家有杀父之仇,安得通庆吊之礼!”
诸葛亮推测道:“那鲁肃之来,非为吊丧,乃来探听军情也。”
说着,诸葛亮看向了刘备。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主公,鲁肃到来,若问曹操动静,主公只推不知。再三问时,主公只说可问诸葛亮。”
计会已定,刘备使人迎接鲁肃。
鲁肃入城来为刘表吊丧。
刘琦收过礼物,他请鲁肃与刘备相见。
礼毕,刘备便邀鲁肃入后堂饮酒。
鲁肃对刘备说道:“肃久闻皇叔大名,无缘拜会。今日幸得见,实为欣慰。近闻皇叔与曹操会战,必知曹操的虚实。敢问曹军约有几何啊?”
刘备对鲁肃说道:“备兵微将寡,一闻曹操至即走,竟不知他的虚实。”
鲁肃对刘备说道:“肃听闻皇叔用诸葛孔明之谋,两场火烧得曹操魂亡胆落,何言不知?”
刘备对鲁肃说道:“你去问孔明,便知其详。”
鲁肃问刘备:“孔明安在?肃愿求一见。”
刘备就叫人,去请诸葛亮出来相见。
鲁肃见了诸葛亮,礼毕了。
鲁肃问诸葛亮:“肃向来慕先生才德,未得拜晤。今幸相遇,愿闻目今安危之事。”
诸葛亮对鲁肃说道:“曹操奸计,亮已尽知,但恨力未及,故且避之。”
鲁肃问诸葛亮:“皇叔今将止于此乎?”
诸葛亮回答道:“使君与苍梧太守吴臣有旧,将往投之。”
鲁肃反问道:“吴臣粮少兵微,自不能保,焉能容人?”
诸葛亮对鲁肃说道:“吴臣处虽不足久居,今且暂依之,别有良图。”
鲁肃对诸葛亮说道:“诸葛先生,我家主公虎踞六郡,兵精粮足,又极敬贤礼士,江表英雄,多归附之。今为君计,莫若遣心腹往结东吴,以共图大事。”
诸葛亮对鲁肃说道:“我家主公与孙将军自来无旧,恐虚费词说,且别无心腹之人可使。”
鲁肃说道:“先生之兄,现为江东参谋,日望与先生相见。肃不才,愿与公同见我家主公,共议大事。”
刘备问鲁肃:“孔明是我之师父,顷刻不可相离,安可去也?”
鲁肃坚决请诸葛亮同去,而刘备佯装不许。
诸葛亮对刘备说道:“事急矣,请奉命一行。”
刘备听了诸葛亮的话,方才许诺。
鲁肃就别了刘备、刘琦,与诸葛亮登舟,望柴桑郡而来。
鲁肃、诸葛亮二人在舟内共议。
鲁肃对诸葛亮说道:“先生见我家主公,切不可实言曹操兵多将广。”
诸葛亮对鲁肃说道:“不须子敬叮咛,亮自有对答之语。”
岸边。
此时,船已到岸。
然后,鲁肃就请诸葛亮于馆驿中暂歇,自己前往去见孙权。
只见孙权正聚文武于堂上议事,听闻鲁肃回来了,就急忙召鲁肃进来。
鲁肃进来了,见过了孙权。
孙权直接问道:“子敬前往江夏,体探虚实若何?”
鲁肃对孙权说道:“主公,肃已知其略,尚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