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振,议还冀州。
军行之次,夜宿荒山。袁绍于帐中闻远远有哭声,就私往听之。却是败军相聚,诉说丧兄失弟,弃伴亡亲之苦,各各捶胸大哭。
士兵们都哭道:“若听田丰之言,我等怎遭此祸!”
袁绍大悔道:“我不听田丰之言,兵败将亡。如今回去,有何面目见之?”
第二天。
袁绍上马,带着残兵,向前面走去了。正行间,逢纪引军来接。
袁绍对逢纪说道:“我不听田丰之言,致有此败。我今归去,羞见此人。”
逢纪因谮道:“主公,田丰在狱中闻主公兵败,抚掌大笑道:果不出我之料!”
袁绍大怒道:“竖儒怎敢笑我!我必杀之!”
于是,袁绍就命使者赍宝剑,先往冀州狱中杀田丰。
只见田丰在狱中。一日,狱吏来见田丰。
狱吏对田丰说道:“我给别驾贺喜!”
田丰问狱吏:“何喜可贺?”
狱吏对田丰说道:“袁将军大败而回,君必见重矣。”
田丰笑道:“我今死矣!”
狱吏听了田丰的这番话,问道:“人皆为君喜,君何言死也?”
田丰对狱吏说道:“袁将军外宽而内忌,不念忠诚。若胜而喜,犹能赦我。今战败则羞,我不望生矣。”
狱吏未信。
忽然,使者赍剑到,传袁绍之命,要取田丰之首,狱吏方惊。
田丰说道:“我固知必死也。”
狱吏也流泪了。
田丰说道:“大丈夫生于天地间,不识其主而事之,是无智也!今日受死,夫何足惜!”
然后,田丰就自刎于狱中。
田丰既死,听说之人,都为之叹惜。
袁绍回冀州,心烦意乱,不理政事,其妻刘氏劝立后嗣。
袁绍所生三子:长子袁谭,字显思,出守青州;次子袁熙,字显奕,出守幽州;三子袁尚,字显甫,是袁绍后妻刘氏所生,生得形貌俊伟,袁绍甚爱之,因此留在身边。
自官渡兵败之后,刘氏就劝袁绍立袁尚为后嗣。袁绍便与审配、逢纪、辛评、郭图四人商议。
原来审配、逢纪二人,辅佐袁尚;辛评、郭二人,辅佐袁谭。他们四人各为其主。
当下,袁绍对四人说道:“今外患未息,内事不可不早定,我将议立后嗣。长子袁谭,为人性刚好杀。次子袁熙,为人柔懦难成;三子袁尚,有英雄之表,礼贤敬士,我欲立之。公等之意若何?”
郭图对袁绍说道:“主公,三子之中,袁谭为长子,如今又居外。主公若废长立幼,此乱萌也。如今军威稍挫,敌兵压境,岂可复使父子兄弟自相争乱?主公且理会拒敌之策,立嗣之事,毋容多议。”
袁绍听了郭图的话,踌躇未决。
忽然,有人来报,说袁熙引兵六万,自幽州来;袁谭引兵五万,自青州来;外甥高干也引兵五万,自并州来,各至冀州助战。袁绍大喜,再整人马来战曹操。
此时,曹操带着得胜之兵,陈列于河上。有土人箪食壶浆以迎之。
曹操见父老数人,须发尽白,便命他们入帐中赐坐。
曹操问道:“老丈多少年纪?”
那土人回答道:“皆近百岁矣。”
曹操对那土人说道:“我军士惊扰你等之乡,我甚不安。”
父老对曹操说道:“桓帝时,有黄星见于楚、宋之分,辽东人殷馗善晓天文,夜宿于此,对老汉等言道:‘黄星见于乾象,正照此间。后五十年,当有真人起于梁、沛之间。’今以年计之,整整五十年。袁绍重敛于民,民皆怨之。丞相兴仁义之兵,吊民伐罪。官渡一战,破袁绍百万之众,正应当时殷馗之言,兆民可望太平矣。”
曹操笑道:“何敢当老丈所言?”
于是,曹操就命人取酒食绢帛赐老人而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