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锦绣这一声伯父伯母,既是表明自己当真没有把宋佳雯女扮男装之事放在心上,同时也有拉进关系的意思。
毕竟求人得有求人的样子。
“还是小麦饮那等稀罕东西吗?”郑老爷以为她又弄来了什么好货,迫不及待地问。此前苏锦绣将李家酒坊酿出来的小麦饮运来,不知该定价几何,郑老爷在尝过之后,便帮着拿了主意。
苏锦绣摇头,“不是什么稀罕物,但品质尚可,都是我精挑细选的。”
她收来的货物种类不少,也让碧桃打听过市面上的价格,可商号做的不是零售生意,市面上的价格也只能做个参考,她既是要将货品卖给商行和普通的铺子,虽没有将批发价定死,但在心里也是有一个合适的区间范围的,只是这在这范围中到底是高或者低,苏锦绣就有些拿不准了。
和苏锦绣打了这么久的交道,她的眼光郑老爷还是信得过的,笑了笑说,“让人拿进来吧。”
很快,碧桃便领着几个丫鬟将提前准备好的东西拿了进来。这些货物品类繁多,丫鬟们进进出出三回,一样一样的放置整齐,竟是整整摆满了一桌子,最后还有几个大件着实放不下,便只能堆放在地上。
就连宋佳雯都没想到苏锦绣竟拿出这么多东西来,错愕道,“嫂……锦绣姐姐你这是把整个县城商铺里的东西都搬来了吧?”
出门前装车时,苏锦绣还觉得不算多,没成想摆在桌子上竟是这么一番景象,她难得生出一丝窘迫来,无奈地笑了笑,“年前攒到这会儿,的确是有些多了。”
郑老爷不以为意,先是绕着桌子转了两圈,仔细观察都有些什么东西,等都看清楚了,才轻嗬了一声,说:“你这野心不小啊,吃的用的,药材瓷器……种类齐全的很。”
“这不是见识了您手底下的生意,跟着照猫画虎学个样子嘛。”论做生意这件事,自己和郑老爷这种成了精的狐狸比,只是多了些小聪明,手腕见识是全然不如的,苏锦绣很是承认这一点,话说得十分谦虚。
做生意的人各凭本事,更何况如今两家是合作关系,郑老爷虽惊诧于苏锦绣的大手笔,可也觉得她聪明大胆,是个做生意的个中好手。
他什么都没说,只伸手取了桌上的一个小布袋子,嗅了嗅,问道,“这里头装的是药材吧?”
“是板蓝根,旁边另一个是小柴胡。”仅凭气味和形状,寻常药材苏锦绣还是能分辨得来,她向郑老爷介绍了这两袋药材的来历,说,“这两种药材虽是常见,可我尝过,药效和品相都是极好的。”
郑家仅在云州城便有四五家药材铺子,更不用说其他地方,铺子里的药材都是费了大力气从产地收来的,有时候同一种药材,品相却不尽相同,顾客虽鲜少看出,可郑老爷不想糊弄人,一直在尽可能地寻找固定货源。他将布袋子打开,抓了一把板蓝根,从手里过了一遍,肯定了苏锦绣的说法,问,“这批货有多少?”
苏锦绣说了个数,郑老爷点点头,“给我留着吧,等天气彻底放晴了,我让人过去拉货。”
“姨丈,您还没说多少钱呢?”宋佳雯也跟着凑在桌子前看这些货物,她家中虽然也是经商的,可先前一心扑在读书上,对这些东西知之甚少。
“放心,坑不了你的锦绣姐姐,好赖也叫我一声伯父呢。”郑老爷笑了笑,又调侃道,“瞧你这样子,是又对做生意感兴趣了?你爹娘若是知道了,说不得有多高兴呢。”
宋家与郑家是连襟,郑老爷生了二女一子,宋佳雯的爹娘却足足有五个孩子,但不比郑墨岩既能写得了文章,又能谈得了生意,宋佳雯的兄弟姐妹们,没有一个喜欢经商的。
宋家长子喜欢武术,从小就上山拜师学艺,次子倒是不喜欢打打杀杀,可偏爱研究女子用的胭脂水粉,宋佳雯就不必说了,她底下还有一个就差一岁弟弟,也不知是不是受了她留书出走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