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是不可能让覃程死的。
但覃程态度非常认真,完全不是在说假话,并一副随时都能潇洒赴死或拍拍屁股走人的模样。
楼轶真是看不懂此人了。
他之前本以为覃程是姜华城第二,因身残受过不少不公平对待,一心一意帮着夏明昭上住就是想要一展胸中抱负,让天下人都不敢小瞧他的出身,他的残疾,他的野心。
所以,楼轶对覃程采用的方式是一边信任,一边防备。
可是这厮居然说要隐退。
这……
这也太不符合逻辑了!
难不成天底下还真有不为名不为利的傻子,给他当首相不当,偏生要当管家?
楼轶真是服了!
因为覃程不肯就任首相,为避免人才流失,夏明昭只得答应他接手户部,然后将内阁一分为二,分为内政阁和外事阁,由楼轶和李嗣同担任左右相。
楼轶主内政,李嗣同主外事。
李嗣同,原礼部尚书,资历很老,不过李家十八代单传,人丁超级不旺。他一个人在朝做官,儿子孙子皆混吃等死过日子的纨绔,整个家族都没有任何威胁性,正因为如此,先帝放心他,夏明诚也放心他。
他勤勤恳恳在礼部干了三十年,从小官干到尚书,行事风格中庸,三十年无大功也无小过,是个老实人。
老实人的好处就是能守成。
夏明昭不需要他处理政务的本事有多好,只要他保证立场,能正确完成上传下达的本职工作,就可以了。
至于为什么不直接把内阁交给楼轶,一来楼轶资历不够,怕落人口实为裙带关系上位。二则是政治上需要的新旧平衡。
于是,这么一来,楼轶这个新鲜出炉的内政阁左相就成了夏明昭坐镇中央衙署的话事人。
姜华城掌控朝堂多年,势力盘根错节,之前因弒君一案处理了十几家,但还是有许多人与其互有牵扯,楼轶拿着名单一一处理,或打压或拉拢或放逐权力中心,还要处理六部大量缺失人手之后的各种琐碎问题,甚至还得利用姜慕北钓鱼。
总之,事情多如牛毛。
即便楼轶多智如妖,也必须耗费大量时间,大量精力来慢慢理顺,以免一个处理不当就造成隐患。
身体和脑袋一样,长时间运转就会体力不支。
楼轶连续忙了三五天之后,伤口不但没有好转,反而隐隐作痛,意识到这样下去不行,他急忙让夏明昭给他安排人手。
夏明昭把顾长川调了回来,将农事从工部脱离,成立专门的农务阁。
赵鸣科则就任工部侍郎。
再从洛城调回那支调教了几年的基层官员队伍,安插到各个部门,总算稍微缓解了楼轶一部分压力。
但这还只是杯水车薪。
帝都和平多年,历任政权交替相对而言还比较平和,夏明诚上位之时清洗太子一党,可那时候先帝犹在世,所以他只是明面上清洗,对于私底下的各种姻亲师友等关系并未涉及牵连,又有姜华城多年来的渗透,称得上整个权力部门都相当于利益网,环环相扣,层层叠叠。
虽然碍于夏明昭的兵权大刀,没有人敢在明面上作死对抗,但有句话说的好,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政客最善于在规则内挣空子。
当权者随便找个“没空或身体不适”的正当借口,就能阻碍处理事物的速度。
还是那句话,不可能把所有人都杀了。
所以,夏明昭夫妻俩忙得不眠不休,但效果没有想象中那么好。
没办法,还是缺人。
夏明昭干脆大刀阔斧改革大宁朝所有的权力系统,她把一干老臣全都拎出来放在各部门坐镇。
文有太尉高俭,太公赵端,太傅楼育庭,太卿周正卿,太御陈启……
武有玄甲卫杨極、羽林卫霍嶷、神武军蒋均……
咦,怎么不见顾重阳、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