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完美味的茶叶蛋,再看看集体的大锅饭,朱五六叹了一声:“就一个馒头,两个小咸菜,这皇粮还赶不上咱自己在家吃的饭菜。”
孙佩芳怼了人一杵子,瞪着眼往后瞅。
前前后后都是人呢,大家伙都正常吃的,你一个老农怎么就吃不下了,小心说话穿帮咯。
让人再知道咱自己家现在吃的是精米。
朱五六吧嗒吧嗒嘴,他就是过过嘴瘾,还能真不吃咋的?
不过,朱五六这么说话边上的几个人不但没有怀疑啥,反倒觉得他说的没毛病。
上回就是他们这活人送的王大人进城,跟朱五六他们一道走的。
朱五六是个热心肠,吃什么都想着他们,且很会吃。
路上烧的野味,配上他们在家里带出来的干粮小腊肉,火一烤,滋滋往外冒油。
那烟火气远远的就瞟到他们鼻尖里,能给人魂都勾走咯。
再低头看看碗里黑白分明的口粮,人家不爱吃那不是很正常?
宋明借过的时候无意听见了这话,在朱五六旁边呵呵一笑,先问问呢是不是病好了。
接着又说道:“行军艰苦,厨房太局限,物资也不够,几位凑合吃吧。
跟我们在一块吃不着米的,馒头管饱,米不管饱,一口馒头,一口水,胃里能吃到顶得慌。我们这些人也知道饭不好,可没办法,也是都习惯了。”
“是是,宋副卫说的是,我就是病刚好嘴里没滋味,您别见怪。”
宋明笑了笑。
抬头往前后看,朱家一家五口,此时在排队打饭的队伍里却只有他们两个。
不禁纳闷道:“家里孩子呢?怎么不出来吃饭?也晕船了?”
朱五六笑呵呵说没有,待会给他们带点馒头回去就成,几个姑娘家不方便。
小小子一看姐姐们也不出来了,他自己没意思。
宋明恍然大悟。
是了,不说他差点忘了,朱家的孩子都是闺中的姑娘家,在这船上跟他们一帮老爷们在一起的确会不自在。
尤其那个周姑娘,还已经及笄了,那就更不能出来跟这帮大小伙子一起吃饭了。
这帮小子他太了解,行军的路上什么屁话都说,开玩笑的时候也没个尺度。
尤其喜欢开一些带色儿的玩笑。
就不说他们能不能憋得住,就是嘴上憋的住,心里也憋不住啊。
那小姑娘长得水灵灵的,搁这帮男的面前谁能不惦记呀。
那可是一群干了半辈子的货,都等着回家说亲娶媳妇呢,正是……哎.宋明轻咳的两声,想起临行前,夫人和老夫人可是特意给他上过眼药的。
不但让他好生照顾朱家人,还指名道姓的说要照看好周欢姑娘。
就笨寻思吧,夫人和老夫人啥时候这么惦记过别人家孩子,还是个姑娘家。
还是明目张胆的惦记。
那架势就像是说自己的媳妇,不是妾,是明媒正娶的媳妇。
怎能不让人想入非非。
宋明嘴角眉头紧锁,不知道他在路上讲了那么多小侯爷的故事有没有在周姑娘面前给小侯爷树立好形象。
都记不清了。
就记得周姑娘好像听的挺入神的,听的两眼冒光。
嘿嘿。
肯定是树立起来,他家小侯爷是何等顶天立地的优秀男儿,多少姑娘想跟了他呢,愣是没门。
他们这伙人行军的时候还押赌过呢,押赌小侯爷会找个啥样的夫人。
估计谁也没想到,侯爷会喜欢一个农家女吧。
嘻嘻。
朱五六冲孙佩芳撇着嘴,用眼神递话儿:这人乐啥呢?看着挺好的个人,怎么傻乎乎的。
孙佩芳摇摇头,回话儿:不知道啊,忽然就这样了,让人一点防备都没有。
宋明似乎也注意到了二人诧异的目光,紧忙整理好了妆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