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马车直奔良叔爷家,没想到扑了个空,松叔媳妇说一早就去她家了。
乔雅南有些意外,她对良叔爷的企图就是让他当个师傅带几个会刻字的徒儿出来,毕竟他要做家具,平时也忙,没敢想他会在作坊坐班。
回到家,乔雅南看着院子里多出来的几个老人未语先笑:“叔爷们都辛苦了。”
几人都停下动作看向她,良叔爷道:“你来看看,做成这样行不行。”
乔雅南走过去就近捞起一个,这一看眼神就亮了:“好看!我就说做出来比画出来要好看得多。”
“有要改进的地方就说。”
乔雅南在每个筐里都捡了几个出来瞧,这一瞧还真让她瞧出问题来了:“每个花样最好都一样大小,还有刻的位置也要统一,不管是三个人做出来的,还是三十个人做出来的,放到一起都要像一个人做出来的。”
乔雅南把竹筒放回去:“我的目标是:以后只要看到这个竹筒这个花样大家就会想到桂花里的乔家,想到我们的吃食,这也是做买卖的一种方式。”
三人都点头,生意经他们不懂,但怎么雕刻他们懂。
良叔爷问:“你挑个你觉得合适的大小。”
乔雅南在筐里翻了一会,手里拿了几个一一比对后选出一个:“照这个来。”
三人轮流看了看,又用手指量了量,心里都有了数。
看他们埋头又忙上了,乔雅南走到在搭棚的那边,又被拉着提了几个意见后才回转屋内。
周嬷嬷已经将茶泡好,一落坐正好入口,显然是看到她一回家就备上了。
“谢谢婆婆。”乔雅南把包袱往她手里一塞:“我看您没带换洗的衣裳,正好去县里就买了一身,料子一般,您别嫌弃。”
周嬷嬷抱紧包袱,一会后才道:“许多年没人特意为我买过衣裳了,多谢姑娘。”
“不谢不谢,没几个钱。”乔雅南拿出账本记账,和租金比起来,这身衣裳和捡的差不多。
儿童节陪儿子一天。又是新的一个月,小五写到现在基本上铺垫好了,作坊的底子也打下来了,这样的剧情确实是会泛味些,但又不能不写,所以我会在这一段写好,后面就不会写这么细了(主要是空空也不大喜欢写这样细碎的剧情),种田文真要命,小六必须宏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