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玄幻魔法>汉大也> 66章 千金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66章 千金(1 / 5)

第二日,梁王请杨玉赴宴,郎中令亲自延请,此为君王贴身之人,又贵为九卿,足以见重视。

筵席上,竟没有中尉公孙诡与羊胜的身影,不禁让人若有所思。

此外,梁王还请来了司马相如作陪,位次与杨玉初来时燕饮相类,只不过如今反了过来。

杨玉在前,司马相如在后。

显然梁王心中已然分出了轻重,司马相如作赋或许不逊色,但谋国方面就远远不如中方先生了。

燕饮开始,梁王先为杨玉三祝酒,嘘寒问暖,无微不至,态度温和到了极点。

与昨日简直判若两人。

杨玉眉头悄然皱起,这不是他想看到的,如此一来,他还如何顺利离开梁国。

他巴不得无人问津,宁愿梁王轻视于他。

再观全场,枚乘,邹阳,庄忌,司马相如,吕季孙,韩安国......竟全是与他交好,或梁王冷遇他之后,少有落井下石之人。

梁王用意已然昭然若揭。

杨玉下意识看向枚乘,后者也在皱眉思索,他那日可是亲眼所见梁王郑重思虑中方先生的威胁性,若不是中方先生蒙混过去,恐怕已凶多吉少。

他不明白梁王今天为何会突然转变态度。

不由担忧,担心这样是否会再次置中方先生于不利境地。他是真心视杨玉为友之人,不想看到杨玉身陷险境。

筵席上,梁王酒兴酣时,突然向杨玉询问起梁国政令得失,诚恳道:“不知先生何以教寡人?”

乐声戛然而止,舞姬默默退去。

宾客们也一瞬间安静,静耳倾听。毕竟推恩令极其惊艳,众人想听听杨玉再有何振聋发聩之言。

杨玉恍惚了一下,这一幕似曾相识,隐约在哪里见过。

他眼神迷蒙,摇头晃脑道:“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这......似答非所问呀?

梁王一愣,其他人也是面面相觑,中方先生喝醉了不成?

突然,有人陆续明白过来,不由面色大变,梁王表情也僵住了。

在场都是通读简牍之人,一下想起这是《孟子.梁惠王》中的内容:

“孟子见梁惠王。王曰:‘叟!不远千里而来,亦将有以利吾国乎?’”

孟子的回答就是刚才杨玉说的那句:“王何必曰利?亦有仁义而已矣。”

看似没什么,但尴尬之处就是孟子接下来的话,孟子说:“王问‘何以利吾国?’,大夫问‘何以利吾家?’,士庶人问‘何以利吾身?’

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

万乘之国,弑其君者,必千乘之家;千乘之国,弑其君者,必百乘之家。万取千焉,千取百焉,不为不多矣。苟为后义而先利,不夺不餍。未有仁而遗其亲者也,未有义而后其君者也。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

孟子的意思在后半段,是说上下交征利而国危矣(上上下下都互相追逐私利,国家便危险了),王亦曰仁义而已矣,何必曰利(王只要讲仁义就可以了,为什么一定要讲利呢)?

中方先生是在劝说梁王行仁义吗?

很显然,不是。

至于什么意思,在座都是聪明人,又有谁不明白?

梁王问“何以利吾国?”

士庶人的“何以利吾身?”

就是中方先生的回答,或者说是中方先生的反问。

中方先生在问:你问我如何有利于你的国家,但你梁王又该如何有利于我呢?

将欲取之,必先予之。

有些人对杨玉遇刺之事不清楚,或许会误认为杨玉在讨要回报或者说好处,在挟恩自重。

但深知内情者明白,中方先生遭遇了什么,梁王是如何对待中方先生的。

先是三天不召,不闻不问的冷遇,然后又被人钻空子假借王令驱逐出宫,遭遇了刺杀,差点就此丧命。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