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古攻城就是难事。
《孙子兵法》曾有云:“上兵伐谋,其次伐交,其次伐兵,其下攻城”。
攻城在兵法大家笔下,被列在了谋略、外交、与兵戈相对三者的最后,便是充分说明了攻城之难。
因古代城池多建立在水路要冲,并都建立了森严的城防设施。
守城凭借城防、地利、人和等优势太大,攻打一座城的攻打方需要付出守方几倍、甚至十几倍的代价。
所以一般情况下,攻城一方为了减少自身损失,通常会采取围城后切断对方粮草补给,令其从内部溃散的方式取胜。
但这一方法从实施到取胜,通常需要两到三个月。
穆十娘如今最缺的是时间。
那么便只剩下强攻了。
相对于守城一方的以逸待劳,强攻需要围城、瞭望、远攻器械配合,是一般没有太多实战经验,不太了解战场状况的将领,很难完全把控的。
穆十娘问郑副将这问题,一是出于对郑副将能力的考较,二也是毕竟初来乍到,对安州城防并非全然熟悉,想听取本地人的意见。
郑副将低头思索片刻,才缓缓道:“当初为了抵御夏朝士兵,安州城是被当做防守要塞打造的,城墙采取了夯土加固,较之寻常更坚固厚实;城外还建立了瓮城与城壕,能够阻挡攻城士兵的步伐;城楼上还每隔一段路都有马面墩台,供城内守军互相策应。”
“另外城壕内还有鹿角木、陷马坑、拒马枪等物作阻塞,能极大程度挡住夏朝士兵的速度。”
“城内还有檑具、狼牙拍、抓枪、弓箭、弩机、砲车等防守的武器,可以在夏朝士兵被挡住后,让士兵们进行从容反击。”
认真地听到最后,影一等人都皱起了眉头。
望着众人难看的神色,郑副将不由得苦笑道:“安州城的城防是出了名的,也曾在昔日夏朝人来袭时,数次抵抗住了夏朝铁蹄。”
“这百年来,安州城仅破城过两回。”
“只是谁也没能想到,有一天有人大开安州城门放了敌人进去,反而是我们需要攻城了。”
众人一阵沉默。
经过郑副将的解释,他们都意识到了事情棘手。
安州城这般防守实在是泼水不入,他们攻城时若不拿如海般的人命来填,恐怕很难打出一条生路来。
郑副将沉声向穆十娘道:“因安州城的防守堪称无懈可击。所以末将也没有太好的办法,只能尝试着采取围城、瞭望、远攻、近攻等几策。”
穆十娘沉声问道:“成功率有几成?”
郑副将摇头道:“不到三成。”
穆十娘唇抿成了一线。
这实在不是一个令人愉悦的数字。
但目前似乎也只有这个办法了。
“既然如此,你就先试试吧。”凝望着那高大肃然的城墙,穆十娘沉声道,“记住不要贪功冒进。如若没有破城把握,先及时退兵再想他法,莫要白白折损将士性命。”
郑副将心下一暖,恭敬道:“末将遵命。”
虽然慈不掌兵,但士兵们谁不希望遇上一个珍惜他们性命的主帅。
在郑副将的调度下,攻城架势被迅速摆了出来。
安州城四面被士兵合围了起来,只留下东城门这一个口子。高高的瞭望塔被搭了起来,有几队士兵窥探着城内状况。投石器被运到了合适位置,弓箭手与攀登城墙的云梯等也已在蓄势待发。
郑副将一声令下道:“攻城。”
训练有素的士兵们都如洪流般动了起来。
望着郑副将有条不紊的发号施令,夏六皇子啧了一声:“这倒真是个天生将才,论起沙场上的本事,比许多穆家儿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