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界和志向,并不会有多高明。
不得不说一说关中的地理位置。往北去是并州,接通萧关;往东出潼关,就是兖州;往南下武关,就可进入荆州的南阳盆地,没错,当初扬州的王舜,就是通过武关道跑了。而如今,武关控制在荆州刺史柳鸣手中,为了防止荆州军走武关道北上,偷袭汉中,这里必须要有一员大将守着。至于西边,出了右扶风,就是凉州。
右扶风这个地方十分特殊,因为它连接了褒斜道。当初萧荀,带着文武从京都奔逃益州的时候,走的就是褒斜道。如今这条小道,正被凉州陇右的良家子骑卒掌握着。
从关中下汉中,有四条路可以走。
自北向南,依次是,陈仓道,褒斜道,倘骆道,子午道。
而入了汉中之后,有三条路,可以通益州。
总而言之,守住关中通往汉中的四条路,防止益州的萧荀突然派兵袭击关中,是重中之重!
不过大可不必紧张,蜀道天险不是开玩笑的,四条路都不好走,萧荀当初入蜀的时候,满朝文武跟在山沟里爬没什么两样,也就意味着,大军想要开出来,难比登天,光是后勤辎重就要命!无论是从关中出兵取汉中,还是汉中夺取关中,都得好好计较一番。
成楹把沈宏伯派往右扶风,隔着险隘与陇右良家子骑对峙,不是为了主动出击,而是为了防备对方出手。
这里是关中的大后方,可千万要守好了。
现在天下的形式吧,与之前相比,略微有了一点变化。
首先是荆州这个地方,荆州刺史柳鸣、益州的萧荀、扬州的王舜,三人本来打成了狗脑子,现在已经罢兵言和,各据一州。表面上战事是停了,但益州军占据着夷陵,而扬州军,正对着江夏虎视眈眈。显然,王舜并不满足只吞并徐州的三郡,迟早还想把荆州纳入囊中,他在徐州城下的军队,即使久攻不下,也没有撤离,隔三差五就和徐州军发生冲突。
然后是兖州,据说女渠帅魏染,身边已拥五万之众。幽州的聂君游依然按兵不动。
接着是青州,青州出了两个王,一个是齐王高钧,一个是燕王公孙俊驰,外加一个大渠帅黄尚,各自拥兵数万,大有分庭抗礼之势。
不管怎么说,萧瞻这点势力,还是最弱小的。手里拢共一万五千兵力,其中五千还是杂牌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