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后,事到如今,我不屈服又能如何?父皇什么都听不进去,难道我还能提着剑,架在脖子上逼他听不成?我离开京都是好的,只希望过段时间之后,父皇能自己想通吧。”
皇后拭泪,她很清楚,等皇帝自己想通,何其艰难,这是个半辈子都没想明白过事情的人。她幽幽叹了口气:“去吧,瞻儿。”
“母后,保重。”
秋风萧瑟,一两片枯叶打在萧瞻身上,皇后出神望着儿子的背影,看着那用发带随意绑起的发丝垂在背后,瘦削挺直的身型随着走动,在视线中越去越远,一股生离死别的悲伤从她心底升起。
皇后默念道,这大概是,最后一面了。
太子突然被废,满朝文武和东宫宫人毫无准备,叹息者有之,暗中窥伺者有之,把心思打到柔贵妃身上的,大有人在。看到太子的车驾出了京都城门后,各种情绪,大都化作万里长空中一声微渺的叹息。
萧瞻走得匆忙,没带多少东西,人也只带了以徐锐为首的一批东宫郎卫,做为随行亲卫。皇后把东宫里,伺候了太子多年的老人全福,调到凤懿宫来,让他专门照顾小皇孙。
这本是一个寻常的夜晚,万家灯火寂寂,皇后却换上隆重的宫装,点了花钿,带着事先命宫人熬制好的木樨汤,来到登极观。
小道童以陛下正在清修,不得打扰为由,拦下皇后,皇后也不恼,一直等到后半夜,皇帝吐纳结束之后,才姗姗步入观内。
首先看到的,是那个据说能生天子,被皇帝时时带在身边的柔贵妃。柔贵妃正从内殿出来,鬓发微乱,脚步略有些匆忙,看到皇后在这里,先是惊愕不已,随即便要拜倒在地请安。
皇后抬手,示意她免礼,两个宫女立马走上来,扶助了她。皇后的视线从她还没有显形的肚子,移到娇媚的脸颊上,微微摇头:“美则美矣,可惜皇帝对着你这张脸的时候,想的未必是你本人。”
这张脸,长得和皇帝的心上人王氏,简直如出一辙啊。
皇后对柔贵妃的印象尤为深刻,这人当初不过是个撒扫宫女,管事儿的人不知情,竟敢把她派到凤懿宫做事,皇后自然是极不喜欢她的,当即就把人撵到宫外,想不到皇帝刚好经过,顺手就把人带了回去。
此时此刻,皇后心里只有感慨。
不是说“此女能生天子”,皇帝才宠幸她的吗?
真是天大的笑话。
使了个眼色,宫女心领神会,恭敬地扶着柔贵妃出门而去,皇后则独自一人带着木樨汤,进了皇帝的静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