悔,后悔让他做这个工部尚书。繁忙的公务会不会扼杀其科研创造的精神,也许让他单纯的搞研究更加合适......
“陛下为何不让徐大人当这个工部尚书啊?”宋应星犹豫了一下,问道。
“徐光启年龄太大,恐怕没几年好活了。朕不想再折腾他,就让他留在北京吧。”朱由检道。按照历史发展,徐光启也就这一两年去世,可能还更早一些。
宋应星点了点头:“徐大人身体是不太好。”
罢了,先让宋应星当一段时间吧,以后再找合适的工部尚书人选。等到把皇家科学院搬到南京以后,让他任科学院院长吧。朱由检暗道。
“臣叩见陛下。”宋应星离开后,田尔耕又被带了进来。
“起来吧。”朱由检淡淡道。
田尔耕站起来来,默默站在殿中,等着朱由检垂询。
“原南京刑部尚书背叛朝廷投降反贼,已经被朕下令处死,刑部衙门的官吏,一部分勾结反贼,剩下的也大都有着各种罪恶勾当,整个衙门腐朽不堪,必须推倒重来。南京之战中,有太多士绅官吏和反贼勾结,一些主要人物已经倍定罪问斩,但还有很多人仍然羁押牢中,需要审判定他们的罪。所以重建刑部衙门迫在眉睫。朝廷中懂得刑名官员很多,但朕并不信任他们,你是锦衣卫都督,熟知大明律例,让你当这个刑部尚书朕最放心。”朱由检道。
“臣感谢陛下信任,必竭尽全力为陛下分忧。”田尔耕慨然道。
“当然,朕调你来南京还有另外一重任务,便是帮朕在江南组建锦衣卫系统。以后,北京的锦衣卫衙门负责监控北方,南京锦衣卫衙门负责替朕监控江南官吏。”朱由检继续道。
“敢问陛下,想要臣把锦衣卫建成什么模样?”田尔耕问道。
“每一个镇县都要有锦衣卫进驻,纳入县里编制,平时负责农兵训练事宜,暗地里对官吏进行监督,负责查探叛乱谋反事宜。但没有对官吏百姓抓捕审讯之权,查出问题需要上报。”朱由检说道。
“每一个镇,这样锦衣卫规模会非常大。”田尔耕道。
“大不用怕,人员可以从吏考通过人员中挑选,或者从军中挑选。”
“这些锦衣卫编制在镇中、县中,所需俸禄由地方官府负责,但其升迁任免要由锦衣卫衙门负责。”朱由检继续道。
设立镇村官府,改变皇权不下乡的现状,使得朝廷能直接控制每一个乡村,朝廷的命令能直接传到每一个百姓,这是朱由检魂游四百年后借鉴后世的做法。当然这种制度需要大量的官吏,数量将是以前的数倍甚至十倍。
如此庞大的官吏队伍,控制管理恐怕非常困难。固然可以通过吏部通过都察院考察监督这些官吏,但以面对如此庞大的官吏队伍,恐怕吏部和都察院也都监察不过来。既然如此,那便索性在各级政府中进驻锦衣卫人员。这些人员受到地方官府和锦衣卫衙门双重领导,任免权力却在锦衣卫衙门。当然这些锦衣卫不能干涉地方政务,也没有抓捕审讯权力,遇到事情只能上报。而且还得负责地方事务,比如农兵训练,禁卫军在地方的招募等等,相当于用地方的财力为朝廷在地方养了些耳目,并不需要朝廷另外耗费钱粮。
“臣明白了。”田尔耕点头道。
“等这些事情做完后,你便继续当你的刑部尚书,南京锦衣卫朕会交给旁人负责。”朱由检径直道。
田尔耕只负责锦衣卫的筹建,朱由检不会再把南京锦衣卫衙门交给他,一是防止他的权力过大,同时也是对他的保护。
“臣明白。”田尔耕连忙道。能当刑部尚书这样的朝廷大员他已经心满意足了,不敢再奢望继续管理锦衣卫。大明朝二百多年,有多少锦衣卫头子有好下场?田尔耕不想步那些前辈的后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