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科幻灵异>一方守界人> 第二百七十章黄河大铁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百七十章黄河大铁牛(1 / 2)

三天之后,我和初九坐上了去往山西运城的火车。

“锅锅,这次我们的任务地,离你家远吗?我们能顺路去你家蛮?”

初九望着车窗外兴奋的问道,好像眼中的景色都已经变成了北方,明明还没有离开重庆范围。

这是初九人生第一次离开南方,前往北方城市,而且还是我的家乡。

我们的任务地点,更加详细的是属于运城市永济县下面的一个村庄。

不过永济县现在已经改叫永济市了,去年我高二考完试之后,被国务院划分为永济市,属于运城市管辖。

电视和报纸都有过报道,只是我偶尔还会口误说成永济县。

永济市在我们山西小有名气,清朝雍正六年升蒲州为府,置永济县,属蒲州府。有鹳雀楼、五老峰、普救寺等风景名胜。

永济市虽然也在黄河沿岸,不过距离我们李家村还有段距离,隔了一个市,三百多公里的样子。

我只能委婉的告诉初九,这次不一定能去成我家,得等到学校放暑假。

“锅锅,你跟我说说这个永济市呗。”

初九完全躺在卧铺床上没有睡意,全然不管车厢已经熄灯,不依不饶的让我讲讲家乡风土人情。

这完全是在难为我,来重庆上学之前,我连我们县城都没有出过,更别谈去过永济市了。

为了在初九面前保持我哥哥的地位,我绞尽脑汁想着大人们说过永济市的咨询。

“永济市最出名的当然是黄河大铁牛了。”

我想起父亲之前丢给我的一张报纸上有关黄河大铁牛的记载。

黄河大铁牛是我过少数被挖掘出来,却一直露天陈列的文物。

黄河大铁牛,又称“开元铁牛”、“唐代铁牛”,它是在唐朝时期建造的。

唐开元时期,随着蒲州经济的发展,蒲州城荣升为全国六大雄城之一,地位堪比今天的“北上广深”。

因此,蒲津渡的交通地位也显得更加重要。

当时蒲津渡使用的还是竹索连舟桥,很显然,这样的桥梁已经配不上蒲州“雄城”的身份。

当时的兵部尚书便向唐玄宗李隆基上奏,陈述了蒲津桥破败不堪,难载车马的情况。

河东是李唐发家之地,唐朝历代统治者都十分重视。

所以李隆基便下诏重建蒲津桥,同时要求新桥能够承担日益繁重的交通重任。

文武大臣集思广益,最终拿出了造桥方案:

第一,将连舟竹索改为铁索;第二,加固石堤;第三,铸铁牛为索桩。

因此,开元铁牛最初是作为“索桩”被创造出来的。

当时正处于盛唐,朝廷下了命令,黄河两岸的百姓便大炼钢铁,耗费人力、物力打造了大铁牛。

大铁牛打造成功后,被分别放置在黄河两岸,人们将铁索拴系于其身,连接舟船,建立了黄河上第一座固定的铁索桥。

从此,黄河天堑变成了通衢大道。

元朝末年,由于蒲津桥被毁,蒲津渡也久置不用,所以大铁牛便成为了“镇河铁牛”。

明朝时,蒲津关成为进出中原的重要关口,所以明朝皇帝又利用大铁牛先后四次建桥,历时百年。

清朝时期,黄河逐渐向西改道,蒲津渡被彻底废弃,大铁牛亦被泥沙埋没。

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三门峡库区蓄洪,河床淤积,再加上河水西移等原因,大铁牛被埋没得更深,已经位于黄河水面下2米有余的河滩里。

1988年,永济县博物馆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经过一年多的查访勘探,终于在次年出土了黄河大铁牛。

而这四尊铁牛也是我国目前发现的重量最重、历史最久、工艺水平最高的珍贵文物,在国内外都极其罕见。

“锅锅,大铁牛有多重啊?能被称作历史最重?”

“最轻的铁牛45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