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有九炼、三十炼、五十炼、七十炼、百炼共存的事实,说明这些具体数字有其特定的含义。炼数应是代表了一定的工艺并表明产品的质量。”
“当然,百炼钢的技术,在东汉时还未出现。”
“但炒钢技术,已经非常成熟了。”
“而在西汉时期,手工业能有如此蓬勃的发展,炒钢技术得到了前所未有的提升,为后来百炼钢技术打下坚实基础,这离不开‘汉承秦制’的工官营署。”
说到这里,林风顿了一下。
关于炒钢和百炼钢的技术方面,已经说完了。
各国辩护人,以及民众们,也纷纷期待着林风的下文。
毕竟之前,林风说过。
之所以大汉王朝的武器,如此坚硬,离不开一项技术,两个制度。
一项技术,自然是指这炒钢技术。
而两个制度,林风只说了一个工官营制度。
还有另外一个制度,是什么?
在所有人中。
最好奇的,自然是龙国民众了。
历史缺失的环境下,让他们对龙国古代历史根本不了解。
此时,
经过林风的诉说。
这些龙国民众们,才知道龙国古代有多么恐怖。
而那些各国历史学家们,以及辩护人。
虽然嘴里不怎么愿意承认,但是他们也想知道。
在当时,另一项制度,究竟是什么。
这是作为一名历史专业者本能的求知欲。
林风自然也不会藏着掖着。
这个时候,普及历史,无疑是效率最高的。
“而另外一个制度,同样也是汉承秦制的产物。”
“这个制度,名为物勒工名制度。”
林风缓缓说道。
此话一出。
各国辩护人,乃至收看直播的民众们,都下意识的一愣。
“物勒工名制度?这是什么制度?”
“不是很了解。”
“不过听起来感觉好像很一般啊。”
“这名字听起来,一点逼格都没有。”
……
民众们纷纷发着弹幕。
与此同时。
汉斯也开口询问:“林风先生,物勒工名制度,究竟是什么制度呢?”
林风闻言,笑笑。
“物勒工名制度,可以说是最伟大的制度之一。”
“甚至在后世的今天,依然都在沿用。”
“可以说,这种制度,大大的保证了全世界人类的食品安全,用器安全!”
此话一出。
所有人都愣住了。
弩这种武器虽然很强,但是自从热武器出现之后,也逐渐消失在了历史长河中。
只有少数从事特种工作的兵种,才会专门有弩箭的训练。
可是,这物勒工名制度,名字听起来平平无奇。
竟然到了今天,依然在用?
而且,
还能保证全世界人类的安全?
有这么夸张吗?
影响力有这么大么?
如果林风所说的是真的话。
先别说什么,弩机制作,冶炼钢铁。
就单单是这一项制度,拿出来都足以傲视古今!
也正因为如此。
不少人心中下意识的认为,林风是在说大话。
林风自然知道,他们心中的想法。
他不紧不慢的阐述了起来。
“各位,你们现在买的食品,买的电器,买的任何正规厂家的产品,都有物勒工名的影子。”
“譬如正规厂家生产出来的东西,背后都会标注生产厂家,生产日期,以及保质期,注意事项。”
“甚至在龙国,还有各种国标的标准,可以让这些物品更加的正规化,标准化。”
“而这些标注,就是由物勒工名制度演化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