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乱麻麻的夜!
剪不断,理还乱,是鸟事。
鸟事一桩接一桩,接连不断,来势汹汹。
此刻,本报记者夏大雨的顶头上司、初恋女友的情人,正如一只虎视眈眈的猛兽,等着他去自投罗网。
多年来,他们之间的关系可用这样一句话来概括——
你一直看不惯我却又干不掉我;我不想干掉你但也不愿被你干掉。
于是,夏大雨在媒体圈的职业生涯亦因此君的存在而变得摇曳多姿了。
此君年过五旬,除去与夏大雨不对路,倒也没有太大的缺陷。从容貌上看,他甚至还一度成为本报一些女人遐想暗恋的对象。
上天给他安排这样一个对手,也算是瞧得起他夏某人了。
这时候,此君应当正在本报和夜班编辑编排明日版面。
次日,这些印有“闲城晚报”四个红色大字的纸张将迎接六十万读者的检阅。
报头上草体的“闲城晚报”四字集自书法大家王羲之的手笔。字相当不错,报纸却难免时有差错。
秦大人虽精于业务,却也在这上面栽过跟头。
本市一号由省某厅调任,履新之际照例召开干部大会宣读决定。
新一号初次登场见报,自当高度重视,由秦大人亲自坐镇编辑室指挥。
稿子操刀者谁?本报“第一支笔”夏大雨。
夏大记者以传世之作的高标准严要求加以认真对待。初稿形成后,听取各方意见,几经修改提炼,臻于完善。
一校、二校、三校,一审、二审、终审之后,足足磨至凌晨时分,秦大人郑重签发付印,以期上级满意,他日提拔重用。
然报纸上市,举城哗然,致使本报处于前沿阵地,一时风不平浪不静。
时秦大人正努力争取晋升总编辑,呼声甚高,最终无奈泡汤,付诸东流去。
当日头版头条标题醒目、大方,内容准确、简洁,自诩足可进入教科书充当范文。
问题出在下半部分,摄影部副主任陈阳提供的一张精美照片。
图上蓝天、白云、碧水、飞鸟、游人,一派人鸟相戏的和谐景象。
照片曝光得当,构图符合美学原理
(本章未完,请翻页)
,尤其是标题富有诗意:翠湖水暖鸟飞来。
另配有简短说明文字,大致写的是:近日有鸟飞临闲城越冬,引众多市民围观,云云。
陈阳在末尾不忘补上一句:人戏鸟,鸟戏人,也在不知是人在戏鸟,还是鸟戏了人?
真真散文笔调,神来之笔,宛若天外飞仙,走纯美路线。
一号没有问题,鸟也没有问题,可是把两者放在一起,这问题可就大了。“神来之笔”亦成硬伤。
据两办可靠消息,几日来在楼内走动者,包括清洁工,见面打招呼即问:啥鸟?给是一只好鸟?
流言蜚语自然被好事者传到一号耳里。一号的态度不得而知。
一说是——震怒,把桌子都拍烂了;另一说是——默笑不语。
相关人士解读说:默笑不语比震怒更加可信,也更加可怕。
真实情况不得而知。
可以确定的是,一号并未就此作出明确指示,相关责任人也未受到任何批评和处分。
事后有分析认为,对此事冷处理更彰显了一号的领导艺术。
试想,一号履新之际,一举一动备受关注,若大张旗鼓打压,自是不妥,有失风范;若置之不理,又显软弱,有损威信。
唯一的办法就是:冷处理,软收拾,等着瞧。
果然,大楼那边研究人事议题时,有关秦副的动议被搁置。一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