视线所及,达芬奇的这幅传奇画作,《三博士来朝》,瞬间就被叶天看了个通透,由表及里,一览无余。
在这幅画作的表面,他看到了很多拙劣的修改痕迹,以及与原画创作时期不相符的颜料,中间相差将近一百四十年的时间。
这些颜料的涂抹既粗糙又外行,与达芬奇所享有妙笔生花的盛名相去甚远,而且这种涂抹的痕迹遍及画作各个地方。
如果不仔细观察并鉴别,人们很容易就会认为,这是一幅伪作,并非达芬奇本人的真迹。
事实上,在西方艺术史上,有不少人都这么认为。
好在进入现代之后,通过一系列高科技手段检测,才排除这些疑问,确定这幅画作的的确确是达芬奇的真迹。
正是这些拙劣的修改痕迹,恰好印证了一些重要的研究结论。
创作这幅《三博士来朝》时,达芬奇在创作手法上做了一些革命性的改变,区别其他所有同名画作,独树一帜。
这其中也包括同样收藏在乌菲齐美术馆、陈列于十五世纪佛罗伦萨派展厅内、波提切利于1475年创作的《三博士来朝》。
但是,达芬奇的这种革命性改变,并不为保守的教士们所接受。
委托他创作这幅画作的教士们,期待达芬奇能够精彩地展现出庆贺耶稣降生的传统画面,达.芬奇却与教士们的期待背道而驰。
圣母子周围混乱的、面目丑陋的人物,就已经让人感到不安,达芬奇居然又把一个酣战的场景画在了这幅画作里面,更是闻所未闻。
看到达芬奇画出的底稿,教士们怎么可能接受这样一幅大逆不道的《三博士来朝》?
于是,叛逆的达芬奇就放弃了这幅画的创作,这幅未竟之作也被丢弃在了一个漏水的仓库里,无人问津。
很多年以后,当达芬奇的作品在艺术品市场上走俏,变成价值不菲的畅销品时,它又被人们想起,拿出来清理了一番。
一个匿名的拙劣艺术家擅自修改了底稿,并涂上颜料,把它变成了一幅更好卖的经典宗教画,而达芬奇的真实构想却被掩藏在了重重颜料之下。
暗中进行透视的同时,叶天清朗的声音依旧在展厅里回荡、不停地传入现场所有人耳中。
“……说回画作里的达芬奇自画像,达芬奇在这里展示自我形象的方式和手法,跟波提切利在同名画作中的表现手法几乎完全一样。
大家既然来到乌菲齐美术馆,想必参观过了陈列在十五世纪佛罗伦萨派展厅、波提切利于1475年创作的那幅《三博士来朝》。
在那幅画作里,有一个身体转向画外的年轻人,被认为是波提切利的自画像,与这幅画中达芬奇所在的位置,几乎完全一致。
因为那幅蛋彩画的时间更早,显然,达芬奇曾经见过那幅画作,并予以了借鉴,他为什么会这么做?至今仍是一个不解之谜。
接下来,咱们再从宗教方面来分析这幅画作,首先我要声明一下,我是一名无神论者,只是就事论事,大家不要胡乱联想!“
听到这话,现场众人不禁都轻轻点了点头,并无异议。
同时,大家心里也暗自钦佩不已。
斯蒂文这家伙真是谨慎到了极点,根本没有任何漏洞可抓,难怪能混的风生水起呢,真不是白给的。
稍顿一下,叶天清朗的声音再次传出。
“想必大家都看出来了,在达芬奇的这幅《三博士来朝》里,看不到耶稣父亲约瑟的形象,这是困扰了人们五百多年的一个巨大疑问。
‘三博士来朝‘这个故事中,约瑟是一个非常基本的要素,其它要素基本都出现在了这幅画作,唯独缺少了约瑟的形象,令人费解。
其它艺术家创作的同名画作中,这种情况从未出现过,唯独达芬奇,他总是将约瑟排除在圣家族之外,《岩间圣母》也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