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行不易,村镇那边儿,不止小女郎读书不易,就是小郎君,大多数人家也只是让他们识个字儿,不当睁眼瞎罢了。
即使社学不收学费,纸墨笔砚亦有朝廷供应,这些人家为了所为的劳动力,依旧不肯让孩童久读。
别的地方,盛苑管不到也就罢了,能管到的地方,她是不肯像那些前任似的置之不理。
其实小孩子就算是当大人用给家里干活,又能干多少呢?
不过是民间百姓生活清苦,能多挣一分是一分,能少花销一些是一些罢了。
所以要想稳固提高社学就读率,关键还在于给百姓看到读书改善生活的可能,并让他们得到真正的实惠。
盛苑联系云栖书院,就是看重他们书院百家齐放!
医者学院、农院、工匠学院……这些学生走进乡间地头,展露出朝廷给予的丰厚待遇和福利,令老百姓真切看到实实在在的学习成果,那再宣传读书,想来阻力会小很多。
同时,医者、农学生、工学生走到民间实习,对他们积攒大量经验、进行实验数据、达成知行合一是有百利而无一害的。
医学生给村镇百姓看病、农学生提供更好的粮种,工学生提供更省力省时的耕作工具和先进的耕作方式……这些利好百姓之举,可以达到多重正面效果。
想要一举多赢的盛苑,为此特意拜访了云栖书院院长,提出了建立顺天府与云栖书院的官方合作关系。
当时那位老先生用实际行动表现了何为「十动然拒」。
盛苑倒是不气馁,还琢磨着要不要身体力行的来一出三顾茅庐。
没想到月余之后,事情就出现转机,云栖书院递帖子来了!
这次,盛苑有信心在云栖书院签下合作契书。
事实和盛苑以为的一样,云栖书院在院长之位更迭后,很痛快的签下了合作契书。
至此,盛苑的计划伸出了试行的触角。
当然,具体事宜的落实,还要看同知、通判们的能力。
不过不管怎么说,盛苑都清闲多了。
而清闲的盛苑,又把目光落在京都那宽敞的大街上了。
大楚京都大街,街面十数丈宽,不管是卫生还是运输,都有建设之处!
只不过,像是街边设立垃圾置放箱、公共马车运送站、以及给外地客商提供的摊位等事宜,要想办成,是需要上疏内阁、获得其首肯才行。没办法,谁让顺天府就在京都呢。
因此,盛苑只好挽起袖子,开动脑筋,试图让奏疏打动内阁。
只是盛苑却不知,她写的再好,内阁也没工夫搭理了。
因为就在她送上奏疏后不久,一篇军情急报,以八百里加急的速度,自边城而至,落在了内阁朝臣们的桌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