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
回到家里,有几个村民坐在客厅里吃瓜子剥花生喝茶聊天。大哥不在家,只有大嫂一个人在给大家烧水泡茶。初六同大家一一打了招呼问了姓名,也端起茶杯陪着喝茶。她说:“没有什么好招待的哈,大家不怪意就喝杯清茶说说话。”众人说:“我们过来就是见一见,你这里前两天高朋满座,我们挤都挤不进来,今天见人少了,就过来说说话。”大嫂说:“听说今天开会还挂横幅欢迎你哩,村里很少有这么喜庆热闹的场面。”
初六:“是呀,我从来没有享受过这样高的待遇,走进会场真不知道是惊喜还是吓死。本来想同老人们多聊会天,村民提了一大堆问题,弄得我都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了。”这时又有五六个老大嫂过来。其中一个说:“刚才我也去开会了,还吃了你的巧克力糖,托你的福了,我这辈子还从来没吃过这么好吃的糖。分了两个,我吃了一个,还有一个留给孙子晚上回家给他吃。”另一个大嫂说:“没有人通知我去,所以我就没有分到糖,那些干部也真是偏心眼,有糖分的会就不叫我去。”
初六对大嫂说:“家里还有什么东西?”
大嫂:“包龙包凤每人都藏了几颗在他们屋里,要不我拿出来分给这几位大嫂尝一尝?”
初六:“包龙包凤那里,过几天去县里了再给他们买回补上吧,先分给这几位大叔大嫂试一试味道吧。”很快,大嫂拿了十颗巧克力糖下来,给在座的大哥大姐每人分了一颗。拿到巧克力糖的没有一个当场吃的,看了看就全部都装进口袋里,大概又是打算留到晚上给孙子孙女吃。
初六说:“看各位大哥大嫂的年纪可能都比我大一点。我就对你们说几句掏心窝子的话,养儿育女是我们的责任,相比男人,我们做女人的作了更大的牺牲,里里外外都是一把手。现在我们都老了,为儿为女为丈夫熬了一辈子,还能再熬多少年?说句得罪大家的话,能活到九十岁就不错了吧?趁现在身子骨还动得了,还吃得下,就多动一下,多吃一点喜欢吃的东西,过去想吃没钱吃,现在有钱有条件了,想吃什么就去吃点什么。过去想买件衣服也没钱,有句话叫做新三年,旧三年,缝缝补补又三年。一件衣服破了补,不断破不断补,穿了十年还不舍得丢。现在要转换思想,换个为自己打算的生活方式。想买什么就去买什么,别等动不了,牙齿都掉光了,吃不了再想去买什么就迟了。还有一句话叫做儿孙自有儿孙福,别再为儿孙当马牛。只有你们身体好了,能吃能喝,才能享受儿孙的孝敬,也减少儿孙的压力,家庭才能更加和谐幸福。总之,大家首先要保重身体,能吃能睡增强体质。我想以后会同大家作伴了,大家可以多出来走动走动,健健身,喝喝茶,聊聊天。好不好?”
大家都说初六句句话都说到他们心坎里了,总不能一辈子为儿子为孙子再为重孙子没完没了,到死还停不下来。众人又坐了一会说时间不早了,要赶回家去给儿子孙子做午饭了,才告辞回去。
大家走了以后,大嫂问:“刚才你捐了多少钱?”
“捐了两千元。”
大嫂:“村里人都在传你在广州做了大官,很有钱,你捐了两千元,可能有人会嫌捐少了。
初六:“还少哈?说我在广州怎么样发达赚钱了,都是以讹传讹,实际是一家不知一家事,我也有本难念的经。一千个人一千张嘴,爱怎么说就怎么说吧。”
大嫂说:“其实,捐两千元也不算少了。你住下来以后就会知道,以后捐款的名堂多得很,细水长流,每次都不能不捐。有些人虽然一次捐了两三万元,引起轰动,但一拍屁股走了,多少年都不回来了。你在这里长住,就要有长捐的准备。”
“还有别的捐钱名堂呀?”大嫂压低了声音:“听别人在议论,我们这里要修一条马路到黄背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