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氏只当林明远不知情,在信中详详细细地说了自己的猜测,并说婆婆可能今日就带自己和孩子回兖州。她会拖延一下时间,请夫君早做决断。
这封信,忤逆长辈,隐瞒实情……对周氏来说,是违背了之前自己所恪守的闺训女戒,也是她鼓了极大的勇气写出的信。
“夫君心存报国护民之志,妾身不敢以儿女情长束缚,惟愿跟随夫君脚步而行。”
周氏的一句话,林明远只觉得好像一巴掌打在了自己脸上,疼痛,羞愧,无奈……五味杂陈。
但是,林家此时已经是箭在弦上不得不发,就好像……景兴二十七年的那一场战事。林家若是不进一步,就失了再进一步的机会,甚至会万劫不复!
父亲苦等了这么多年,自己自小勤学苦练了这么多年,求的不就是让林家更进一步吗?
不能退,周氏不懂林家的处境,不懂自己的苦心!
当年自己与顾晴争论,以战止战和以和止战,孰优孰劣。自己觉得以和止战,方是为国为民之道,边境太平,百姓们日子好过了,夏国只要强盛了,匈奴还敢犯边吗?顾晴却说与匈奴谈和是与虎谋皮、养虎为患,夏国再强大也阻止不了匈奴的野心,差别只在于匈奴兵力的多少而已。
那时,自己不服气,却无法说服她。
景兴二十七年顾家军全军覆没,林家取而代之。
到如今黄龙十七年,雁门关已经太平了十七年。
顾家再勇猛,不过是拿人命拼出了顾家的名声,可百姓们得承受着战乱之苦!
可是,这十几年来,在林家庇护下,北地百姓们安享太平,不用再悬心匈奴蛮夷入关战事,自己辛苦谋划,让北地太平了十七年!
除了自己,谁能做到这一点?
这说明,自己是对的!自己能够以和止战。
如今,林家得了更进一步的机会。
林家若是进了这一步,自己若是能位极人臣,那么,自己就可以庇护天下百姓,也可以立下不世功勋,青史留名。
错过了这一次,无论是太子还是二皇子,都不会让林家好过了。
林明远看向手中信纸上的娟秀笔迹,周氏妇人之仁,不懂军国大事,也不懂谋国大计。
只是,周氏知道了,若是自己回信拒绝,周氏会怎么做?
周氏是柔顺性子,但是,周氏一族里读书读傻了的老顽固不少,听说当年还有族里的老儒在匈奴入关肆虐时,站在匈奴兵马前怒斥其非仁义之道,结果被乱马践踏而死。周氏若是固执,自己不在城中,一封回信无法劝服他啊。
林明远有些为难,抬头看向墨黑的夜空,周氏是伯章和小宝的亲娘,她会不会明白自己的谋划也是为了孩子的将来?若是此事被父亲知晓,父亲会如何做?
再一次,林明远觉得左右为难,就好像当年得知父亲安排人伏击顾晴时一样。当年他想过阻止,却又不敢阻止,犹豫之后到了那处官道边,只见到一地惨烈。
他一声叹息,看向站在边上等候的周瑞,“你马上赶回去,告诉少夫人,就说事情我已知晓了。”
周瑞不知道自家小姐送的信是什么内容,听到林明远这么说,连忙点头应了。
“大战在即,此处不太平,你去吃些干粮,马上赶路回城去,莫让少夫人悬心。”他温声吩咐。
周瑞又应了,跟着亲兵下去吃些干粮。
林明远叫了两个亲兵过来,将周氏的书信重新封好,“你立即回城,将此信交于大将军之手,就说…
…就说大战在即,悉听父亲决断。”
两个亲兵收好书信,此时已经用完早膳,两人不敢耽搁,拿了些食水干粮立即起程。
周瑞匆匆填饱肚子,怕耽搁了惹得小姐担心久候,跟林明远告辞。
林明远让他一路小心,打发他回去。
看着人渐渐走远,他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