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过得挺快,转眼已是到了十月中旬,大唐重要的“下元节”就要到了。
下元节来源于道教,是“水官解厄”的重大节气。
大唐以道教为国教,在下元节这天,朝廷会举行重大的祭天典礼,祈求来年风调雨顺没有灾厄瘟疫发生。全国各地的道观,也都会一同跟进做起道场。在一些没有道观的乡野民间,百姓们也会自发聚集,举行“祈福穰灾”的乡社祭祀。
以往,轩辕里的下元祭典都是由里正领头来进行操办的。但是现在轩辕里已经有了一位“即将著名”的道士,那可是活神仙张果老的弟子。
于是这件差事,很自然的就落在了萧珪的头上。
这可把萧珪给难住了。虽然自己已经是一位“大唐官方认证”的正经道士,但除了抄经文和炼气养生,别的全都不会。
萧珪只见过电视上经常这么演,道士在台上拎着一把桃木剑跳来跳去,脚踩七星灯,嘴里能喷火,冷不丁的还能从身后冒出一团吓人的滚滚烟雾……这些玩艺儿,怎么耍啊?
想起这些,萧珪真是两眼一抹黑,很是犯愁。
但赶鸭子上架也得上,萧珪只好发挥起了自己做为一名读书人的最大特长:翻书!
他查阅各种道家典籍,给自己寻求到了足够的理论支持。然后他还私下去找王元宝请教,问他,以往长安城举行下元祭礼的各项事宜与诸多细节。
好不容易,萧珪总算是把这个“跳大神”的任务给理清了头绪。
有了头绪之后,萧珪便觉得想要主持这样的仪式,其实也并不太难。
因为,下元祭祀虽然庄重,但乡民们对于仪式的细节并不十分看重。他们需要的,只是祭祀能够带给他们的“仪式感”,从而让他们寄托内心良好的愿望。其次,就是祭祀之后剩下的那些祭品,能让辛苦了一年的人们在秋天的丰收之后,打个牙祭享受一下。
转眼就到了下元节当天,轩辕里的村庄中央早已经搭好了祭台,摆上了许多的贡品。乡民们一大早的就开始往这边聚集而来,热闹的人群早把祭台围了个水泄不通。其中,甚至还有许多从邻村赶来看热闹的人。
往年也都是如此,哪个村庄的祭祀牌面最大,村民们就会自发聚集到哪个村庄去凑热闹。这其中,多少还有一点相互攀比之意。
萧珪在自己的二楼卧室里,由徐大富和严文胜一同协助,不急不忙的穿戴
起“跳大神”专用的道士服。他的身边还摆着一篇,从道家经文当中寻章摘句拼凑起来的一篇祭文。
那两人帮着萧珪穿戴衣物,萧珪的眼睛还瞅着那祭文,默念温习。
徐大富都笑了,说道:“萧先生还真是挺认真哪!”
“那当然。”萧珪笑道,“万一我在台上忘了词,岂不令乡亲们笑话,也给张果老丢脸。”
徐大富笑道:“萧先生不用太紧张,咱们这样的小村里,没有那么多的讲究。就算先生真的忘了词,乡亲们笑一笑也就过去了。以往咱们轩辕里还没有道士呢,到了这时候,还不是随便揪个人上去,鼓捣几下就算完了。过节嘛,原本图的就是一个开心喜气。”
萧珪一愣,“你怎不早说?害我紧张忙活了好多天!”
“话虽如此,有萧先生出面主持祭典,当然是最好的了。”徐大富笑道:“今年夏天,村里的乡亲傍着轩辕冰坊发了点小财。现在,家家户户都有了一些余钱,便想着在下元节的时候,办一场体面的祭祀,也好让邻村的人都来羡慕咱们。刚巧萧先生又是活神仙张果老的高足,那在今天上台主持祭祀的人,除了萧先生,还能是谁?”
严文胜插了一句,“徐里正的意思,大概是能者多劳吧?”
“对对,就是能者多劳。”徐大富连忙附合道,“再说了,萧先生就是带着全村人一起赚钱过上好日子的大福星。模样又俊,风度也好。咱们早就合计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