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他非常的正直,有时甚至会正直得有些过头,有些迂腐。前不久发生的孝子杀人事件,你听说了么?”
萧珪好奇道:“我没听说。这是怎么一回事?”
萧嵩说道:“四年前,殿中侍御史杨汪利用手中职权,污陷一位名叫张审素的官员,将他判了死刑。张审素的两个儿子张瑝与张琇,因为年纪还小,被判了流放。四年以后——也就是今年的三月初——张瑝与张琇这两个少年郎,从流放之地悄然逃走潜回洛阳,在大街之上当众杀死了御史杨汪,为他们的父亲报了仇。随后,他们兄弟俩被捉拿下狱。此案就发生在天子脚下,一时间洛阳举城哗然,朝廷也被震动。”
萧珪问道:“那兄弟俩,多大年纪?”
萧嵩说道:“大的十五六岁,小的十三四岁。”
萧珪有点惊讶,“这么小的年纪?……真有种!”
萧嵩说道:“看来你很欣赏这一对小兄弟?”
萧珪说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么干。”
萧嵩突然嗬嗬的笑了起来。
萧珪问道:“老爷子何故发笑?”
萧嵩轻抚须髯,说道:“看来,你应该能和张九龄谈得来。”
萧珪好奇道:“老爷子的意思是,张九龄的想法和我差不多?”
萧嵩说道:“张九龄心中究竟作何感想,老夫不知。但他公然发声,想要赦免这一对少年的死罪,却是天下皆知。”
萧珪更为惊讶,“张九龄,似乎更有种!”
萧嵩冷笑了一声,“何止有种?简直犯傻!”
萧珪轻轻的叹息了一声,说道:“虽然我内心非常的赞同,这对少年的行为。但是国家律法,岂能容许杀人犯罪?张九龄身为宰相,怎会做出如此出格的事情?”
萧嵩说道:“老夫说过了,张九龄是一介儒生,他最看重的就是才学与道德。大唐以儒治国,首重孝道。张九龄认为,那对少年为父报仇是为大孝之人,因此可以酌情减罪,免其一死。”
萧珪问道:“最终结果如何?”
萧嵩说道:“李林甫极力坚持,国家法度万不可废。孝子杀人,亦当惩处。让人意外的是,另一位宰相裴耀卿,他作为张九龄的好友,这一次居然也站在了李林甫的一边,同样主张依法治罪。最终,圣人采纳了李林甫的谏言。前不久,那两位少年已在河南府衙,杖刑毙杀。针对这一判罚,你有何感想?”
萧珪沉思了片刻,说道:“如果我是一位平民百姓,我一定会支持张九龄的主张;如果我是一位职责在身的大唐官员,我只能拥护李林甫和裴耀卿的主张。”
“一定?只能?”萧嵩笑着说道,“你的措词,很有讲究嘛!”
萧珪说道:“就是说,我主观上非常欣赏这对兄弟,换作是我,我可能也会这么做;但律法是道德的底线,杀人偿命法不可废,不然整个天下都要乱套了。”
“说得好。”萧嵩点了点头,说道:“李林甫登上相位之后,说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遵章办事、依法治国。张九龄则是坚持以儒治国,首重道德与才学。这两位宰相的治国理念,大相径庭。现在已经有人,把他二人的争端,看作是儒法之争。”
“儒法之争?”萧珪冷笑了一声,“现在可不是,百花齐放的先秦时代。”
“只是一个说法而已。”萧嵩说道:“张九龄为相多年,政绩、名声与威望全都无人可比。此前,李林甫一直都奉张九龄为尊,对他十分敬重,从不与他唱反调。但这一次的孝子杀人事件,李林甫突然跳了出来,当众斗败张九龄。此一举,令得李林甫声望大涨,圣人对他也有了更多的偏爱与信任。反观张九龄,他似乎正在,不断的失势。”
萧珪不禁皱起了眉头,心想属于李林甫这个奸相的时代,终究还是可无避免的,马上就要降临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