舅舅几人,早已收拾好自己及行礼,随时准备动身回家。
这天吃了早饭,蒋忠几人帮着拿行李,其实也没有多少,就是几件换洗衣服而已。
蒋忠又与妻儿亲切话别,而他的儿子蒋树,自以为别人没注意,偷偷的跑到车边,让赶车的阿权把自己抱上了马车,而边上站着的蒋坤,却也羡慕的看着弟弟。
赵慧看得好笑,自己这里是狼窝吧?
开了院门,阿权正要把马车赶出去,却不想院门外此刻正站着一个人,一个全身着红的女人,她正抬手准备敲门。
凭他经验就知道这是个媒婆,他觉得老爷太太可能走不了了。
果不其然,因为门开,朱媒婆一眼就看到门内众人。
她一脸带笑的步入院门,边走边说:“这是举人老爷与举人太太吧?哎呀喂,小妇人这可是首次见到举人老爷这样金贵的贵人,可是要羡慕死街坊邻居们了!
您可听听,这树上的雀儿都喳喳叫着留您老别走呢!”
说完,她又自来熟的上前挽着舅母的膀子,“太太,这里可有件大喜事正等着您拿主意呢!
瞧瞧!看看您的面堂,贼亮贼亮的,准是好事临门啊!”
她夸完舅母夸表嫂,接着夸孩子,再是众位表少爷们。
总之一句话,男的全是才子,而舅母及两位表嫂,那真是长了富家奶奶与少奶奶相,赵慧都没耳听了。
结果她正在心里嘀咕对方,对方反而夸上了她,“这位姑奶奶真是好福气,一看就是一脸富贵相!
瞧瞧,这肚子里啊,未来肯定是个状元郎!”
舅舅舅母知道今天这是走不了了,万没有把媒婆丢下不理的事。
如果他们走了,除了外甥女,在场可全是男丁,那可没法招待。
再说,他们也想知道,这媒婆上门是想给谁说媒的。
一顿客套寒暄后,双方入座。
当然,堂屋内此刻只剩下舅舅、舅母及两位表嫂了。
“举人老爷、太太、两位少夫人,咱今天上门可是给你们保了好媒,这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
就是街上那个学居斋少掌柜,你们认识不?
十年前他就独自开始学习营生,不仅把自家布店打理的井井有条还扩张了店铺。
五年前又开拓了新的营生,就是现在的学居斋。
那个书铺少爷,想来举人老爷也听说过,如今它可是咱们镇上读书人首屈一指的好去处呢!
小伙子今年十九岁,人长得可真精神。
这人要才有才,要能力有能力,可是咱们镇甚至县里不少当家太太的首选女婿。
现在啊,他们家看上了赵秀才家的女公子。
虽说女公子嫁过人,还怀着个孩子,可人家绝对不会嫌弃,肯定会当作自个孙子对待。
举人老爷您可能不知道,这位能干的大小伙子,还是赵秀才唯一的弟子呢!”
朱媒婆看他们面不做声,没什么表情样子,唬的她以为对方一点看不上,要她说,其实是女方配不上。
再是秀才女儿,可这秀才都没了十年了。
而且这秀才女儿,还是结过婚带个拖油瓶的。
可人家男方就是看上了,她只好费力气撮合,如今总算看到对方有反应了。
于是她这媒婆嘴啊,又噼里啪啦一通说。
最后还是舅母打断这位能说会道的朱媒婆,“您辛苦了,还请喝茶,这是点心,我代替外甥女感谢您跑这一趟!
齐公子人品出众,在这镇上真是打着灯笼也找不到的好女婿,看上他的闺女肯定也不少。
按理说如此一个佳婿,我应该立马同意下来,这样外甥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