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时门外传来噔噔噔噔的脚步声,蹇硕走了进来,脸上都是血污,“启禀娘娘、启禀陛下,敌贼攻城结束,暂时退了。”
“我军伤亡如何?”刘宏长出一口气,露出一丝喜色,问道。
“城外大营的五千军兵已全军覆没!”蹇硕声音低沉道,“城内守军也有三成带伤。”
刘宏跌坐在地,目光呆滞,喃喃道:“完了!完了!”
扑通,刘宏仰天摔倒在地,竟然晕了过去。
“陛下!陛下!”
“快传御医!”
……
大家全都慌了,七手八脚把刘宏扶起来,御医赶来好不容易这才抢救过来。
刘宏泪流满面,长吁道:“若早一日见到延儿,汉室何至于此?”
“陛下驾幸嵩山之时曾赐锦囊密旨给荡寇将军,令其若遇紧急乱事可打开圣旨。”蹇硕听到刘宏说起延儿,突然想起一事,“荡寇将军听闻陛下被围,一定会打开圣旨,按旨行事,从外接应。”
“按旨行事?按旨行事!哈哈哈哈……按旨行事,太可笑了,哈哈哈哈……”刘宏状若疯狂,哈哈大笑,突然又晕过去了。
众人一阵子慌乱抢救,好不容易把皇帝救得缓过气来,刘宏脸色苍白、目光呆滞。
蹇硕一头雾水,不知道按旨行事有什么问题,怎么陛下听后会有这么大的反应。
只有董太后知道圣旨上写的什么,不由长叹一声。
刘宏心中万般悔恨啊,候朕佳音!本想在延儿面前卖弄一下,没想到露出来的全是自己的无知的愚蠢。他的本意是对面朝中乱局,暂且不动观望,等自己在河间摸清了延皇子下葬事宜,再回头整顿朝纲。
谁曾想,自己遭遇的事比朝中之乱更加危险。他现在也顾不上思考朝臣们和十常侍有没有掐架了。
若是延儿按旨在那里驻守不动,这黎阳城岂不是孤立无援?只能等死了。
朕怎么哪件事都做不好呢?以前是不干好事,现在是想干也干不好,看来这皇帝若是认真当起来,也不是那么容易的。
“陛下,臣有一策,虽不能解如今倒悬之危,但也聊胜于无。”旁边一位青年犹豫良久,开口说道,刘宏艰难转头,看到此人,不由得摇了摇头,此人名叫荀彧,在皇帝身边担任守宫令。
“小小守宫令,岂能参透军国大事?不得乱言,还不退下。”刘宏轻声斥责道。
守宫令,就是平常掌管皇帝笔、墨、纸张等物品的一个小官。
这种小人物也想参与讨论军国大事?真是笑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