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人的事情陈景恪全程关注,毕竟这可以说是有史以来第一次,如此大规模的私人工厂雇员事件。
关注这件事情的人很多,尤其是官场上,不知道多少人在盯着。
从宣布这个决定的当天开始,就有许多官吏开始上书反对此事。
其中尤以御史台的言官门反对声更大。
他们的理由也很正当,如此大规模的雇佣男女青壮,还在长安边上,实在太危险了。
什么扶贫之类的理由,根本就无法说服他们。
很简单的道理,在他们看来这些人死就死去,反正天下人多的是,死了这群贱民还省事儿了。
维护国家稳定才是最重要的。
站在他们的角度来考虑,这确实没错。
乱世人不如太平犬,为了大多数人牺牲少部分人,是一个很划算的买卖。
可陈景恪却不能坐视这种情况的发生,倒不是他多么高尚。
电车难题在哲学上确实是个悖论,可在管理学上这根本就构不成问题。
是个人都会选择死一个,让更多的人活下去。
陈景恪自己也会作出同样的选择。
可现在的问题是,真的有必要为了一个莫须有的隐患,就牺牲这么多人吗?
答案是否定的。
尽管知道李世民不是那么容易就改变想法的人,为了确保不出现万一的可能,他还是再次入了一趟皇宫。
“家国的尘埃落在个人身上就是一座大山,能压死人。我们不能因为一点假想出来的危险,就看着这么多人生不如死。”
“任何革新都有危险,难道我们就止步不前吗?墨守成规、固步自封非明君所为也。”
李世民哭笑不得的道:“行了行了,别给我讲这些大道理了。这件事情我们早就说好了你放心去做,几个言官还改变不了国家大政。”
陈景恪笑道:“嘿嘿,我这不是以防万一吗。”
李世民无奈,不过还是警告道:“但盯着这件事情的人很多,你必须要小心行事,莫要给人抓住把柄。”
陈景恪表情严肃,道:“我知道,这件事情我会亲自盯着的。”
这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也不是道教一家的事情,而是关系着整个工业化的未来。
他这个先手要是能做好,就相当于是打开了一道口子,后来者顺着这里往前走就可以了。
先手失败,群臣就会变得更加保守,后续想做什么就会变得更难。
看了看一旁埋头处理奏折的李承乾,陈景恪心中一动,又道:“要不让大郎给我一块跑一跑?”
李世民不乐意的道:“他跟你走了,这些奏折怎么办。”
“哈哈……”陈景恪差点没笑死,好一会儿才说道:“让他跟我一块儿去看看这些作坊,只有亲眼见过才知道这东西是怎么回事儿。”
李世民略微一想就明白了这话的意思,既然科学和工业化是未来,那么作为皇帝了解这些东西就成了必然。
他日理万机,是没有办法深入了解此事的。而且他的任务是平定天下,让大唐走出去。
真正的建设任务,还是要落在李承乾身上的。
那么提前让李承乾了解一下理科,了解一下工业是怎么回事儿,就非常有必要了。
想到这里,他终于点头道:“好,就让他跟着你一起去了解一下也好,以免日后什么都不知道坏了大事。”
李承乾也长长的出了口气,天天批奏折太累了,终于能暂时摆脱了。
两人约好明天一起去工厂区,陈景恪就告退离开。
照例去后宫看了一下李明达,陪她玩了一会儿。
……
第二天,他在芳林门等到李承乾,两人在护卫的保护下,骑着马缓慢而行。
“铁路就准备修在这里,从书院直达延平门,一路全是直线,能节省许多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