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大明枭相> 第142章 海瑞的激辩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2章 海瑞的激辩(3 / 4)

士子名下。”

“洪武年间,全国户数一千零六十万户,弘治年间九百一十万户,嘉靖三十四年,户数降到八百二十一万户。上到皇族,下到地主的巧取豪夺,普通百姓失去土地会越来越多!娘娘说还岐惠王土地可以避免这次的风浪,殊不知这些年,岐惠王为应付朝廷的政策,已经将他领地百姓的土地剥夺了四五成,而那些被剥夺的土地,并没有回到百姓手里,而是落入其他藩王或者官僚手上,哪有让人家吐出来的道理!”

说到这里,海瑞说得铿锵有力,眼睛仿佛都在冒火。

“既然不能让那些官僚士绅吐出来,朝廷要还岐惠王的土地,会打在谁的头上?百姓啊!藩王和

。官僚士绅本就有特权,不用交赋税,赋税的压力转移到普通百姓身上,越来越重,如今娘娘还说要继续还岐惠王的封地,岂不是让百姓把自己手里的田都卖掉?”

说到动情处,海瑞声音悲恸而低沉,竟然流下了两行泪,“千年田,八百主,没了田地,百姓要么逃亡,要么给地主当佃户,娘娘,这是朝廷希望看到的吗?”

“说句大不韪的话,因为土地兼并,不少地方的百姓揭竿而起,正统年间浙闽地区的矿徒和农民暴乱,还有成化年间荆襄地区流民暴乱,哪一个不是对我大明朝国力的损失和倒退?扑灭这些暴乱,不得不拿出大量银钱粮草,还得不到民心……”

“简直是一派胡言!”谭纶怒喝一声,“哪里就能饿死人呢?海瑞,你莫要如此危言耸听!当务之急是平息这场还在萌芽的动乱!多事之秋,我们内部一定不能先乱!等把朝鲜和蒙古的事情解决,将严党余孽清除干净,尤其是严世藩这个罪魁祸首要除恶务尽。军国大事,百姓也能谅解。”

海瑞怒目瞪向谭纶:“那么多该抄的人不去抄!还要让百姓继续体谅……谭大人,这几个月海瑞听说你们在东南沿海打仗打得辛苦至极,还想着为大人您在南平县立个功德牌坊,今后再也不会了。岐惠王和严世藩我是一定会参的,如果大人觉得我妄议朝政,耽搁了军国大事,自然可以参我。母老女幼,若能被闲赋在家,家中那几亩薄田也该回去拾掇拾掇了。”说着便转身撩袍向门外走去。

“刚峰兄!”于可远忽然站起了。

海瑞暂停了脚步。

于可远朝着李王妃一拜道:“我也赞同海瑞的观点,对岐惠王,我们不能后退一步。我想,大师也应该是这个意思吧?”

老和尚笑着点头,“娘娘,我之所求,是望平息此事后,朝廷能对我们这些半截入土的老家伙们网开一面,我孑然一身,是注定要死在这里的。但我那些兄弟……他们不该蒙受不白之冤,皇上也需要他们镇守藩地。”

李王妃这时显得很谨慎。

她看到冯保正抱着世子站在门口,便道:“我累了,皇叔公,这件事到底该怎么做,晚些时候,我们请高阁老和张大人他们一同商量看,如何?”

海瑞满脸的失望,他明白了,这些高高在上的人根本不在乎百姓的死活。

海瑞朝着李王妃一拜,头也不回地走了。

备受针对的谭纶这时尤为心灰意冷,他突然发现,就短短的几天时间,他从德才兼备跌落到了德才单馨,成为一个有才无德的官僚。他仿佛被扣上了自私自利的帽子,一个只为自身利益,不顾百姓安危,不顾朝廷大局的小人形象。

但他真是如此吗?

但他真不是如此吗?

……

堂内只剩下李王妃、冯保和于可远。

于可远是被李王妃留下的,他本想走,奈何李王妃不让。

这样不将自己当外人的表现,是不是太刻意了呢?于可远现在有些担心,倒不是怕别的,而是怕那个多疑的嘉靖帝,怀疑自己已经投向了裕王,这便不符合嘉靖帝最初将自己放在高拱身边的目的,不符合他权衡两派的打算。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