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吼道:“嗻!”
锦州城军衙,比起宁远城的洪承畴,现在的吴襄可谓是热锅上的蚂蚁,在军衙内急的团团转,作为辽东抗击大清国的一线,吴襄得到两红旗调动情报的时间比洪承畴还要早上不少,他的麾下只有一万八千人,其中三千人驻防在松山堡,还有两千人在大胜堡,在他看来,若是皇太极真的存了攻打锦州城的心思,那么很有可能会先拿下松山堡和大胜堡,他的三千骑兵还要作为机动兵力来救火,所以实际上防守锦州的只有一万人。这一万人的战斗力说起来在辽东军中算是不错的,但是究竟怎么样也只有吴襄心里清楚。前次辽东战役吴襄身受重伤,八旗兵的战斗力在他的心中早就留下了阴影,以往有天雄军协防,他内心倒是比较安定,可是卢象升在陕北全军覆没的消息传来,吴襄差点没惊掉下巴,满蒙联军的战斗力已经如此逆天了吗?
吴襄的求援信已经发出去了,他还在等待洪承畴的回信,在他看来,大清国要是真打锦州,绝对不可能只用两红旗的兵力,肯定还要有辅助的兵马,这些年辽东军也没少在大清国国内安插细作,其实也不用安插,因为在清国境内生活的汉民数量与日俱增,现在根据洪承畴的估计,大清国已经拥有一百多万人口,其中所有的女真族加起来约有七八十万,而汉民也应当有这个数,还有一些零散的蒙古部落,他们的人口基数不小了。而汉民跟辽东军镇的汉民有很多的来往,所以能知道大清国国内的事情也不难。吴襄也知道他们组建了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甚至好像在入侵高丽之后组建了高丽八旗,这些仆从军的战斗力也许不怎么样,可是也是一支不可忽略的军事力量,吴襄就怕皇太极组织大量的仆从军配合主力部队一起进攻,那自己的兵力就捉襟见肘了。
就在吴襄来回踱步的时候,一名亲兵进来禀报道:“大帅,有督师的信件。”吴襄喜出望外,一把接过信件道:“可是督师已经收到了本帅的求援信?”亲兵愣了愣,信件他又没有拆开,他怎么会知道里面的内容,吴襄有些不耐烦的挥了挥手,示意亲兵退下,他独自撕开信件来看,只扫了一眼,心中便是波澜起伏,当看到洪承畴决定给前线增兵五千的时候,吴襄非常高兴,看来督师想的还是比自己周到,看洪承畴的语气,肯定是还没看到他的求援信,可是却主动派出五千兵马来支援,真是大恩大德,可是看到领兵主将的时候,吴襄的心又沉了下来,竟然是吴三桂,这可是自己最喜欢最器重的儿子,让吴三桂做主将领兵五千来援,这不是将自己的儿子往火坑里带吗?
虽然吴襄心里明白,这必然是吴三桂自己的意思,洪承畴作为督师应当不会直接点吴三桂的将,但是这个混小子,怎么如此莽撞,要知道,他们面对的对手可是皇太极,可是大清国的八旗军,一支连天雄军都能打败的队伍,他吴三桂有什么本事能跟这些人叫板?而且吴三桂领兵竟然还要驻守松山堡,放到锦州城里吴襄都不太放心,更何况防御力完全不如锦州城的松山堡?吴襄心中更是五味杂陈,但他又不能推翻洪承畴的决定,洪承畴的性格他明白,说一不二,而且很讨厌徇私舞弊的事情,自己虽然是吴三桂的老子,但是也不能利用这个身份来调动吴三桂进入锦州,若是被洪承畴知道了,自己吃不了兜着走。吴襄想了想还是唤来亲兵道:“你即刻去把杨将军找来。”
不一会,一员大将便顶盔贯甲来到吴襄的面前,吴襄拍了拍他的肩膀道:“杨飞,你是家丁队的千总,这一千家丁你带走,即刻前往松山堡。”杨飞有些丈二和尚摸不着头脑,“大帅,为何突然?”“不用多问,三桂请兵驻守松山堡去了。”吴襄说道。杨飞一惊,“二公子他?”吴襄点点头道:“你明白本帅的意思,记住,一定要护住二公子周全,若是有失,本帅拿你是问。”杨飞是吴襄的家丁头领,也是吴襄的心腹,既然吴襄都这么说了,杨飞当即抱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