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三卷 陈兵外海_五百一十一章 是战是降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陈兵外海_五百一十一章 是战是降(2 / 3)

竟然投降了金兵,这自己如何是好,大哥和三弟都在金兵营中,难道自己要与他们为敌吗?可是如果自己将锦州的大门打开了,自己将来要有一天下了黄泉,怎么和祖家的列祖列宗交代,这可是遗臭万年的事情啊。

祖大成痛苦的将手指插在头发里,他想不通事情怎么会发展成这个样子,自己应该何去何从。就在这个时候,亲兵送来了城外的信件。

祖大成接过信的一刹那,他愣住了,因为虽然信封上没有署名,他还是一眼认出那就是兄长的笔迹,这是一封祖大寿写给他的亲笔信。祖大成吩咐亲兵退下,自己一个人匆匆的下了城,躲进了锦州的府衙之中。他不敢在城头上拆开这封信,就如他此刻的心情一般,充满了纠结。只有在他一个人的时候,他才能面对已成定局的事实。

祖大成将自己关进了府衙的书房之中,目前的锦州城,各级将官死的死伤的伤,可以说主心骨就是自己了。他犹豫了半晌,长吁了一口气。一咬牙撕开了信封。

“大成吾弟,兄长愧对祖家列祖列宗,大凌河城死守数十日,实不忍将士于城共亡,冒天下之大不韪开城从虏,兄之名节已失,唯不忍二弟陷于锦州,为今之计当开城,此罪兄一人承担,只盼二弟三弟苟全性命矣。。。”

祖大成一目十行的将信件看完,虽然周边没有一个人,但是祖大成依然是做贼心虚一般将信件迅速的撕碎,然后用烛火点燃放到铜盆里烧了个干干净净。可是这只是对信件的毁灭,上面的文字已经深深的印在了祖大成的脑海里。祖大寿很聪明,他没有从大义出发,而是写了一封只描述三人手足兄弟情的文书。这一下击中了祖大成的软肋,有道是长兄如父,虽然祖大寿比祖大成大不了几岁,但是祖大成想起了小时候,大哥是怎么护着他和三弟,从军之后大哥一直做到了总兵的位置,对自己和三弟的提携那是没话说。大哥对自己这样,如果自己坚守锦州的话,恐怕会害死大哥和三弟,在天下人和祖家兄弟面前,祖大成只能选择一个。怎么办?祖大成痛苦的蹲在地上,耳边仿佛响起了祖大寿的声音。“二弟,三弟,你们看,这是大哥亲自去陕西讨要的三柄宝刀,咱们三兄弟一人一柄,有道是兄弟齐心,其利断金。咱们以后一定能闯出一番天地,男儿在世自要立上一番功业。”

祖大成知道,祖大寿投降肯定是没有办法的事情,但凡大凌河城能坚持,祖大寿都不会选择投降金兵,一来是辽东军已经跟金兵作战多年,双方早就是不死不休的对手。这时候投降谈何容易。二来,祖大寿也怕天下人唾骂,这跟上次京师撤兵性质不一样,在大明内部关起门来还能说是自家的事情,可是涉及到建虏这可就说不清了,天下人的吐沫星子能将三兄弟淹死。

“杀!杀!杀!”呐喊声传来,祖大成站起身来,冲到了书房门前,一把推开房门大声问道:“外面什么事情?”一名亲兵冲进来禀报道:“将军,建虏在城外列阵,看样子要攻城了。”

皇太极不笨,他做了两手准备,一方面让祖大寿写信给祖大成劝降,另一方面自己也要给锦州城施加压力。促使他们尽快投降,自己没这个耐心在锦州城下白白浪费时间,土谢图已经派人来送信,蒙古大军已经攻破了西部防线,兵临宁远城下,现在完全可以给孙承宗来一个瓮中捉鳖,父汗一直没能攻下的宁锦防线,恐怕在自己手上就要拿下来了,这怎么能让皇太极不兴奋,上次蓟镇之战自己的威望受到了损失,这次完全有可能弥补回来。那么自己就仍然是大金和草原的天聪汗。谁也不能动摇自己的地位。

织金龙纛下,皇太极用千里镜观察着城头的动向。身边的祖大寿额头上滚落了黄豆大的汗珠。他心里默默的祈祷,二弟可要做出正确的选择啊,这个时候了保命要紧,命都没了,还谈什么理想道义。

“前进吧!”皇太极转头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