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UU小说网>历史军事>逆天明末三十年> 第三卷 陈兵外海_四百五十八章 无奈抉择中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卷 陈兵外海_四百五十八章 无奈抉择中(2 / 3)

儒,温体仁等人差点晕过去,怎么会这样,东江军怎么会莫名其妙的造反,他们的破坏力可不亚于建虏啊,而且是在大明的腹地,山东河南根本就挡不住他们啊,怎么办,万一他们要是发疯北上攻击京师,那可就糟了。崇祯在短暂的震惊之后,所爆发出的是无边的愤怒:“梁廷栋!”他将手中的茶杯扔过去,砸在了梁廷栋的脚下,茶杯粉碎,茶水溅的到处都是,梁廷栋吓得立刻跪倒在地,砰砰磕头道:“陛下!陛下!臣,臣确实不知道怎么回事,他们突然就反了,臣也是刚刚接到的消息。”在崇祯看来,毛文龙被杀后东江军四分五裂,后来袁崇焕又被处死,东江军的接收方案也是兵部拟定的,当时孔有德的这一支队伍被安置到了登莱二州,并且派孙元化去当巡抚,他是孙承宗举荐的人,崇祯当然知道。可是谁能想到,本来离开了辽东的苦寒之地,到山东应该算是优待了,这帮人不思效忠竟然造反,崇祯内心愤怒也就不难理解了,更重要的是他将这个罪责算在了兵部的头上,你下面的人出了问题,你梁廷栋当然有责任。

梁廷栋在一边磕头,周延儒却站出来说话了,“陛下,现在不是追究兵部责任的时候,这件事是突然发生的,边军野蛮,不服管制,出现这种事情也不奇怪,为今之计,最重要的是制止这场叛乱,既然山东兵被消灭了一万,恐怕余大成那里也是捉襟见肘了,北直隶兵力去年己巳之变受损,恐怕守土可以,进攻乏力,依臣之见只能调河南兵介入了,再通知申用懋,让南直隶出兵将他们封堵在山东境内,这样方能将叛乱的波及范围限制在山东一地,等朝廷解决了辽东的事情再做计较。”

周延儒话音刚落,温体仁站出来道:“臣支持周大人的说法,可是现在有一个大问题,辽东怎么办?三路援兵只剩一路,万一宁锦防线顶不住的话就危险了。”温体仁非常阴险的抓住了周延儒话中的漏洞,表面上支持周延儒,却在背地里下软刀子。周延儒直到这时才有些回过味来,这段时间总觉得温体仁有些不对劲,可是又说不上来哪里不对劲,直到今天温体仁站出来周延儒才意识到温体仁有问题,周延儒也是官场老狐狸,只不过温体仁一直是他的跟班,以往都是灯下黑罢了。没在意到温体仁,这时候又想起了前次压下刘毅文书时温体仁的所作所为,周延儒不禁冷汗直冒,这小子是要把自己往火坑里推啊。脑子里这个弯一转过来,周延儒立刻就戒备起来。

温体仁的话说的有道理,现在等于是两线作战,山东的事情和辽东的局势都很重要,朝廷不能顾头不顾腚,摁下葫芦起了瓢。崇祯也陷入了两难的境地。而刘毅此时心中更是酝酿着一个想法,可是他知道这个方案的执行难度无比巨大,一个不小心就是万劫不复。自己终究还是大意了,很多事情没有考虑周全,没有将事情放到最坏的地步去思考。其实这也不能怪刘毅或者成康,毕竟整个时代没有电话,没有手机,通信手段有限,很多事情并不能在第一时间知晓。等你做出决断的时候,可能局势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刘毅的额头已经冒汗,刘廷元,王永光等人都在七嘴八舌的阐述着自己的观点,可是没有一个靠谱的,都有些不着调。什么调边军啊,重金招降啊都不可能实现,国库都空了,哪里来的钱,难道让文武百官,达官贵人捐钱吗,这帮人都是铁公鸡,怎么会有人愿意从自己的金库里拿银子。崇祯皇帝听的是一个头两个大,心中厌烦无比。

“陛下!”一声大喝传来。众人一瞬间停止了说话,唰的一下目光望向声音传来的方向,只见刘毅挺直身体站在养心殿的**,长舒了一口气,好像下定了什么重大决心一般一字一句的对崇祯说道:“陛下,末将不才,青弋军愿为朝廷分忧!”

崇祯张大了嘴巴,他当然知道一卫的兵马不过数千,就算青弋军有民团也不过万人,这次北上京师不过数千人,锦衣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