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想听到更多你们的声音,想收到更多你们的建议,现在就搜索微信公众号“dd”并加关注,给《百人会之关东局》更多支持!
1940年6月16日。重庆。
各大机关都在重庆,而且大量的有钱人都进了重庆,很多人挖门子走关系,进了机关。机关里人浮于事。一般的人们上班时间是早八点,要签到,几乎没有人按时上班,但都签八点到。有的人一天不来,要别人代签,反正一句话,就是混工资。
到了办公室,喝喝茶,看看报纸,中午到了。有的人要出去吃饭,有的人要回家做饭吃。这时候,人们要上街,要回家,中午的时候,街道上人头攒动,都是忙吃的。看起来很繁荣,实际上大家都很饿,脸色都不好。
今天,中午街头上往来的人发现,新米上市了。新米很便宜。
重庆闹市区十几家铺面一起打开,同时张挂出两块新木牌,一块写着:新米上市。另外一块则粘贴一张纸,写着米价。
过往行人很多不是卖米的,现在是中午,很多人是午休回家去的,见了如此便宜的大米,都不相信:怎么可能比市价低五折?
上前一问,却是真的。
要买米吗?
买,买。
拿米袋来,一个人最多十斤。
我没有米袋。
我们有。您押五毛钱,把米拿回去,用空米袋换回便可。
好极好极。
卖米的似乎都不是米店伙计,而是学生娃,虽然手脚不麻利,却是认真,算账很快。十斤一个的小小米袋早就装好的,拿起来就卖出。如果顾客要核实重量,就称重,很快。
很快,各个卖米的米店前面都排起了长队。各大机关的人几乎走空了,都去买米了。
有人不想排队,似乎不行,因为每一家米店外面都有士兵站岗。谁都不知道是哪个部队的士兵,有东北口音,有西北口音,不过军装和枪支都是真的。
消息在十分钟之后就传到了孔家。
孔祥熙原本瞧不上大米这等小生意,但是既然开始管理,就想管下去,因为他已经敏感地察觉,重庆的米价很有意思,而且有一股不受控制的力量在和自己作对。
孔家本来觉得稻米收获还早,还想把手里的粮食慢慢出货,到九月十月新米上市之前徐徐出货,不知道谁会在这时候谁出售新米?
一个小时以后,一个装着十斤米的小米袋摆在他的面前。
米袋里的米质量好,确是新米。真奇怪,夏天会有新米?真有双季稻这回事?
“看清楚了米是从哪里运进来的?”
“没有。码头上根本没有米船。”
“那就是说,他们没有多少米。去,叫人吧他们的米都买下来。”
“可他们规定,一个人只能买十斤。”
“你不会雇人?”
“是是是。”
米商们都不是笨蛋,他们雇不到人,立刻改变打法,在每个排队买米的地方立起一块牌子,写着回收大米的字样,下面是价格,却是原来的市价。
买米的人几乎都是买米自己吃的,他们知道,大米说不得还会涨价,如何肯卖?
附近游手好闲的听到了,却是大喜,有几个刚刚买了米的到他们这里卖米,立刻赚了一倍。
有这等好事?
买米的队立刻长了一倍。
米店似乎早有准备,不出十几分钟,从后台出来了一些学生娃娃,开了新柜台卖米,男的卖米,女的收钱,卖米的速度快了一倍。
收米的都是老滑头了,看过学生娃娃的手法,十分信任,收米的时候不用称量,直接收米,直接给钱。
到了三点,里面卖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