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8年9月13日。新京。
满洲因为朝鲜境内的战争,**天的功夫,凭空多出来二十万难民,很吃不消,上上下下,除了遣返,没有更好的主意。安东的满洲政府措手不及,有不少人撒手不管,军方则采取了激烈措施,弄得鸡飞狗跳,难民私下流窜。
厉害的是,难民人数还在增加,朝鲜驻屯军的精力主要放在防备苏联军队上,根本没有精力管这些流民。
关东军高层还是想要满洲官员出面处理,于是负担就落在了伪满身上。当然,满洲大臣们都不愿意得罪抗联,不愿意出头。
于镜涛回到家里。他觉得很疲惫,主要是内心矛盾。自从上次一延安的红军先遣队路队长应把自己拉下水,于镜涛很不自在。为他们工作与否,都不合适。后来,长春的地下党几次私下接触,为他洗脑数次,思想转变了一些,不过变化还不是那么彻底。
前几次路队长在全东北范围里的大动作,最他促动很大,他觉得,延安来的这些人的确厉害。他甚至觉得,延安终究会胜利。这样,为先遣队工作的意愿强了很多。
朝鲜事变,于镜涛知道,朝鲜的人是路队长派遣的,如此惨败,那,东北会不会惨败?
脑子里很乱,还没休息,下人说有人要见老爷,人已经在门外了。
于镜涛道:“是什么人?”
下人道:“是个生意人,叫什么没说,就递上了一张片子。”
于镜涛接过片子,见上面写了一个路字,道:“请路公子进来。”跟着下人迎接了出来。
于镜涛到了大门,对来人道:“哎呀路公子,怎么不说一声,我也好迎接你。”
来人正是小路,道:“于先生,我也是偶然造访,唐突了,唐突了。请不要怪罪才好。”
于镜涛和小路的联系方式有一定的规定,下达命令通常用报纸广告,他送情报通常用心腹去街上买东西的方式,基本上不见面。
如今破例,显然有大事。
于镜涛把小路迎接进书房,立刻变了脸色,道:“朝鲜的事情是不是你做的?”
小路道:“不错。他们办事不力。我就是为了这件事来的。”
于镜涛道:“朝鲜惨败,新京的官员们都说,满洲反满抗日的惨败也不久了。你意下如何?”
小路知道他信心不足,应该给他打一打气,道:“朝鲜失败,你是高级官员,在我们的组织里地位高,原因可以告诉你。”
于镜涛倒没有受宠若惊,但也有些踏实。在伊春的组织里,所有人和他联系都是汇报的口气。取情报是替情报部门完成,至于指示,只有小路的指示,或者延安的指示。
于镜涛直接接受小路的领导。
小路道:“朝鲜先遣队,在获得一定成绩之后,就试图脱离伊春的领导,搞政党,要建国,头脑发热,搞什么大起义。想取得苏联的支持,苏联方面因为不想得罪我们,不肯全力扶持他们。天时地利人和都不占,结果一定不好,失败是早晚的事。我们则稳扎稳打,不图虚名,只务实绩,不但惨败不可能,日本想把我们怎么样都做不到。”
于镜涛:“你们头脑冷静,延安也不催促你们做力所未逮的事情,那就好。不过,这一次,抓溥仪的事,你干的也太过火了。把新京闹了个底朝天,连皇帝都抓走了。日本人倒霉,最难受的是我们这些人。”
小路道:“这算什么。你看看,溥仪倒了,谁在意?日本,关东军,满洲政府,和没这回事一样。你怕什么。等我的力量大了,我把日本人赶出东北去,一直追杀到日本本土。那时候,你们这些人就舒服了。我给你出个主意。我们缺人口,看中这些难民了。你想办法把他们弄到我们的地盘来。”
于镜涛:“倒也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