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被禁了足,赵学尔便一直坐在窗边,望着窗外。
窗外什么也没有,只偶尔有飞鸟飞过。
赵学尔想着,赵同的话其实并不是没有道理。
承州距离平州五百里,离奚州和萦州就更远了,若不是卫亦君的人送消息回来,或许他们现在根本就不知道李复书被劫持的事情。
既然如此,就算李复书真的出了事,南唐和朔方再起战火,首当其冲的也是平州,而不是承州。
至少赵家人不会有性命之忧。
若是赵同去了萦州救李复书,一旦营救失败,李复书出了事,那时皇帝的怒火不是他们能够承受得起的。
可是赵学尔却始终忘不了那个人,那个与她只见过一面,却改变了她一生的那个人。
那个人轻而易举的就把她从平民小丫头变为了官家女公子,谈笑之间便免去了几十个人的责罚,甚至决定了成千上万人的生死。
赵学尔心中明白,她仰慕的并不是那人尊贵的身份,和滔天的权势,而是分辩对错的智慧,和大爱无疆的慈悲心肠。
自从十六年前的那次相遇,她便苦读经史,关心朝政,向官员和幕僚们请教治国之法、安民之道,十年如一日,只为能够追赶上那个人的步伐。
只可惜还没等到她去找那个人,那人就死了。
从此她的心思便只能永远地埋藏在心里。
但她却没有放弃,她在用自己的方式,去成为她心目中的那个人。
如果她现在任由李复书陷入生死危机而坐视不救;任由两国边境再起战事而不闻不问,那么这十几年来的坚持和坚守又算什么?
可若是她坚持去救李复书,就势必要将赵府几十口人的性命置于风口浪尖上。
赵学尔在想,她是不是太过冷血无情了,在家人的生死面前,她竟然还在犹豫。
她这样究竟是无私,还是自私呢?
赵学尔就这么坐着,直到窗外夕阳西下。
天黑了,她终究要做出选择。
如鱼进来掌灯,赵学尔对如鱼道:“去让不为准备准备,晚上出府。”
如鱼没有立即去传话,犹豫着道:“女公子,我觉得刺史说得没错。”
“若是咱们赵府搅进了太子被劫之事中,一旦有个意外,陛下的怒火不是刺史丢个官职就能解决的。”
“何况刺史这次看您看得特别紧,光是求安居门口就有四个护卫守着。”
“别说不为打不过,就是她打得过,惊动了院子外面的护卫,您一样出不去。”
赵学尔转身看向如鱼,小时候她与赵学时跟着夫子读书,如鱼就在一旁伺候笔墨。
如鱼从没有正经读过一天书,却能把夫子教的课业听个十之八九,可谓十分聪慧。
后来赵学尔私下插手承州政务,许多事情她不方便出面,便让如鱼去办。
州府的官员们众多,并不是所有人听见她的名号都会言听计从,但如鱼总有办法把她交代的事情办妥,可见如鱼是很通机变的人。
也许是因为婢女出身,如鱼很会识时务,行事十分内敛,在赵学尔面前向来恭敬,从不故意耍小聪明。
此时连如鱼都出言反对赵学尔的决定,可见在别人看来,赵学尔的做法有多么的不明智。
可即使所有人都要反对,她也必须这样做。
赵学尔道:“你只管去叫不为就是了,我自然有办法出去。”
“至于我的去向,若是有外人问起,就说我去了别院休养,不要泄露了我的行踪,这样就算我行动失败,也不会连累赵府。”
如鱼焦急道:“您去萦州找董重,那里那么多官员,那么多将领,他们都会知道您参与了此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