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时在万胜门,一看上去有点胖的一副伙夫模样的男子,带着一群伙夫到阵前为士卒们送吃的。
看他那到了地方就笑呵呵和那些士卒打招呼的模样,任谁也想不到,曾经的他,一人一枪能在草原上与十数辽国骑兵厮杀不落下风甚至能和身边的战友一起凿穿敌阵,更是能原地徒手接下骑兵冲刺长枪的男人。
可就是这么一个当世强者,居然干起了伙夫,你敢相信,可偏偏看他们这一军官兵都对他很是热情的模样,就看的出他在伙夫这位置上混的还行。
不过也有的士卒看向洪剑时的目光,是那种及其崇拜的模样,而这些士卒无一例外全都是从洪剑的火房出去的。
其实说白了吧!洪剑的火房就是一个他们这一军的训练营。
当然他们的长官完全不知道这个,毕竟要是就因为这让人察觉到他们的不同,坏了赵桓的大事,他们可吃罪不起。
不过好在他们这数千人的队伍中,他们那一批老兄弟中,不少人都或大或小的混了起来,像刘成这样混成指挥使的就有四个,每人手底下又有两到三个都头都是他们的兄弟。
也正是因为这样,洪剑他们才敢这么干,甚至其他军的士卒,他们那些人也会把人给洪剑送来,然后培养好了,在送回去。
当然这样做的也紧紧在另一军和他们之间,因为那一军的军都指挥使也是他们兄弟,是他们那批兄弟中排名第二的陈虎,他目前镇守的是西水门。
其实说起来,一开始洪剑他们这些人,对于军中的编制可是相当的不熟悉,因为一开始赵桓在教他们的时候,就是按最后世的编制来了,毕竟那个赵桓最熟悉。
可这就导致了,有那么一段时间洪剑他们不熟悉宋朝的军队编制,要知道宋朝为了结束从唐中期一直延续了数百年藩镇割据的情况,也为了加强中央集权,采用的是禁军、厢兵、乡兵和蕃兵组成,以禁兵为主体构成一种中央军和地方军、正规军和非正规军相结合的武装力量体制。
说白了就是禁军是由大量钱财供养战斗力最强的中央军,而厢兵就是各个郡县的地方军,同时他们中也担任着修桥建路护送保护,还有制作军械的责任,乡兵则是平时为农,战时为兵,平时也不脱离生产,农闲集结训练,担负修城、运粮、捕盗或协同禁军守边等任务,而蕃兵则是西北的边防军多由各个少数民族组成。
而禁军编制为厢、军、营(指挥)、都4级。厢辖10军,军辖5营,营辖5都。每都100人[1]。各级统兵官分别为:厢都指挥使;军都指挥使、军都虞候,指挥使、副指挥使;都头(马军称军使)、副都头(马军称副兵马使)。
厢兵,乡兵,蕃兵的编制也和禁军一致。
启初对于这些东西,洪剑他们是真没法适应,毕竟在赵桓那,他们学的是班,排,连,营,团的军队编制,甚至在制定作战计划也是按这个来的。
可到了禁军,他们才发现,赵桓教的和现实根本不一样,虽然赵桓教的更细,也能更好理解,但不适应他们就是不适应,甚至在他们了解了宋制禁军制度后,也觉得还是赵桓教的更好,但那前提是在保证信息及时传递的情况下。
要是信息传递不及时,那么指挥上就会产生一定的混乱。
当然更重要的是,宋制兵权制,实行的为防止武将叛乱,禁军在兵力部署上,大致一半守京畿,一半戊诸郡,京城与畿辅兵力亦大致平衡,以便内外相制。同时实行“更戊法”,畿辅与诸州禁军定期更换驻地,以使兵不识将,将无专兵。
禁军尚且如此,乡兵更是如此,虽然没有了武将叛乱,但也大大削弱了军队战斗力。
而赵桓教他们,虽然也有如此的防备,但做到了充分的放权,且各级指挥都有一定的文化和领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