殆尽后,突击队没有立即撤退,而是在第三小组突击时多了两轮齐射的原因。
两轮的战斗,结果是一边倒,联军基本上没有伤亡,而国防大臣的亲兵损失了差不多二百多人,但他们也基本上实现了初步的战略目标。
第三道防线,是突击队与国防大臣最后的决战之地,一方是置之死地而后生,一方是务必全歼志在必得,鹿死谁手对双方的指挥官来说都是一个未知数,关键是双方都存在情报缺失,均不知道对手的实际兵力。
双方都没有退路,一旦防线被突破,国防大臣家族将鱼入大海,肯定会有漏网之鱼,而防线突破不了,国防大臣家族和亲兵只能葬身火海了。
双方的状况只有高高在上的太平洋舰队特战队员看得清清楚楚,突击队与国防大臣的兵力相当,联军胜在武器先进(弩箭对弓箭,弩箭可以任意发射),胜在有掩体,胜在以逸待劳,胜在还有后备力量(部署在其他方向的突击队正在赶来),无论如何,全歼国防大臣家族不会有任何的悬念。
马克多多将最后的兵力分成九个小组,每一组三十人,使得弩箭实现了连射,这样的编排是在发现敌人进攻的规律后刻意为之,马克多多发现国防大臣的突击队以百人为一组,每次出击都是三排,每一排三十人,以这样的火力输出,不要说国防大臣只有不到三百人的兵力,就是有三千人也冲不出去,除非改变战术,以超过突击队单次射击的密度才有可能实现。
最终的结果与太平洋舰队特战队员的预计完全吻合,第三小组刚出击便被突击队的三轮齐射一扫而空,不要说突破防线了,就连掩体后突击队员的面都没有见着,接着国防大臣改变了战术,将最后的两个小组一起出击,使得进攻的散兵线达到了六十人,国防大臣也是发现了联军的规律,每一次齐射都是三十人左右,因此决定两个小组同时出击,国防大臣心里想,哪怕联军三轮齐射,自己这边也应该有超过一百名的亲兵冲进防线,最后的短兵相接还可以加上家族里的青壮年。
这个时期的各王国,男人一个个好武成性,特别是达官显贵里的男子,无不是以勇武好斗闻名于世,这些人参加有组织的战斗肯定比不上军队,但论个人之间的搏杀,军队里还真没有几个人是他们的对手,冲进防线后就是一场混战,国防大臣相信,家族的青壮年一定不会令他失望。
理想不可畏不丰满,只可惜现实太过骨感,令国防大臣万万没有想到的是,他在变,对手也在变,就在他排出六十人的散兵线时,马克多多也根据形势将六组变成三组,同样是三轮齐射,唯一的不同之处在于,这次的齐射是六十人,一个对应一个,弩箭一响,看到最前面的六十人嚎叫着倒下,国防大臣喷出一口老血当场晕倒。
毫无悬念,三轮过后,国防大臣的亲兵丧失殆尽,接下来是惨无人道的屠杀,上至七八十岁的老人,下到刚出生的婴儿无一幸免。
消灭了国防大臣的亲兵后,太平洋舰队特战队员非常明智的选择离开,他们不能保证在惨无人道的屠杀面前,自己会不会出面阻止......
浩瀚的宇宙中,一片星系的生灭,也不过是刹那的斑驳流光。仰望星空,总有种结局已注定的伤感,千百年后你我在哪里?家国,文明火光,地球,都不过是深空中的一粒尘埃。星空一瞬,人间千年。虫鸣一世不过秋,你我一样在争渡。深空尽头到底有什么?
列车远去,在与铁轨的震动声中带起大片枯黄的落叶,也带起秋的萧瑟。
王煊注视,直至列车渐消失,他才收回目光,又送走了几位同学。
自此一别,将天各一方,不知道多少年后才能再相见,甚至有些人再无重逢期。
周围,有人还在缓慢地挥手,久久未曾放下,也有人沉默着,颇为伤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