决定了应对的战略战术后,森王国众大臣难得的雷厉风行,要是了解森王国众大臣平日作风的人,看到现在的情景一定会认为走错了地方。
其实细想又不奇怪,无论怎么说,这些都是森王国的既得利益者,没有谁愿意失去自己手上的东西,不管是权力还是财富。
全王国总动员令发布后,都城一时陷入到紧张状态,主要是宵禁和粮食管制,老百姓不得不想尽办法储存粮食,谁也不知道这场仗要打多久,更不知道谁胜谁负,虽然在总动员令上说得很好---在森国王的英明领导下,英勇的森王国军队在全王国老百姓的支持下,在顿王国的帮助下,一定能够战胜侵略者,最后的胜利一定属于森王国。
说得太好听了,可惜老百姓很难相信,这可不是两个王国之间的对战,而是森王国与三个王国联盟之间的对决,其中还没有算上拜王国和顿王国,拜王国加入联盟是板上钉钉之事,至于顿王国,只要其一天不表态,加入任何一方都有可能。
在联军进军路线上的其他城市,看了明帝国的号外和森王国总动员令,一时之间人心惶惶,老百姓从前,现在,以后都不希望打仗,只要发生战争,无论谁胜谁负,最终受苦受难的还是老百姓,而这些城市的官员同样不知如何是好,打吧,本身实力有限,结果肯定是鸡蛋碰石头,不打吧,又不知道联军会不会主动进攻自己所在的城市,当然,还有一个投降的出路,问题是,投降能保住自己的所得利益吗?
而居住在这些城市的贵族、商人、以及担心战乱的居民,纷纷携家带口的逃往都城,在他们的心里,都城是永远不可能被攻破的铜墙铁壁。
这群人少则几十人,多则几千人,都是整个家族留下几个下人看守家园外举家逃往都城,开始还是一群一群的,在中间其他城市的加入下,慢慢变成浩浩荡荡的逃亡大军。
看到浩浩荡荡的大军,守城的官兵不知如何是好,放她们进城吧,万一发生骚乱怎么办,谁能付得起这个责任,不放他们进城吧,都是森王国的国民,于心不忍,没办法,只好将情况报告国王。
森国王与众大臣同样不知如何是好,这样的情况从未出现过,一时束手无策,有些大臣建议开城门让他们进城,理由是强大的森王国不应该抛弃自己的国民,而一些大臣则认为不应该让他们进城,理由同样无可挑剔,这些逃亡的人群里,不说有没有联军派出来的密探,单单庞大的人群对都城的粮食储备就是一个不小的挑战。
都有道理,森国王一时难以决策,不得不将目光转向谋士,谋士开口道:“尊敬的大王,我认为应该开城门接纳。”
森国王:“理由?”
谋士:“理由嘛,第一他们都是森王国的国民,没有理由抛弃,一旦这样做必将寒了全王国公民的心,一个抛弃自己公民的王国,凭什么让他们拼死保卫,而那些城市的统治者也会因此离心离德;第二是这群人进城可以增加消费,这群人中大部分是有钱人,基本上不会造成财政上的负担,而那些没有多少财产的人,不就是保卫都城的生力军吗,有这么好的兵源有什么道理放弃。”
对啊,经谋士解释,众大臣打心里佩服,谋士就是谋士,始终比自己看得深看得远。
陆陆续续有逃往都城的人群,到联军兵临城下时,森王国都城一共接收了十多万从各城市逃往都城的人,好在这些族群大多数在都城有产业或者亲戚,安置倒没有出现太大的混乱。
国防大臣实率领三万野战军团的精锐部队秘密前往山头设伏,在山头通往都城的的半路上设置了一个兵营,这个兵营离都城不到五百米,可以得到都城守军的支持。离山头大概八百米左右,背靠河流,进攻这个军营将遭到来自都城守军和山头驻军的夹击,为的是保证山头驻军的后撤退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