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冯国璋的猛攻之下,早已肝胆欲裂的黎元洪弃城而逃,但他不知道的是,袁世凯比他还着急,老袁生怕冯国璋打得太狠,断了和谈之路,便亲自派已成为袁府座上宾的汪精卫找武昌方面和谈,汪立刻遵照袁世凯的意思,委托他人带去了亲笔信:希望革命同志达成南北合议,联合起来要求清帝退位,并推举袁世凯为临时大总统。
各省代表大会当时正在讨论英国领事葛福新提交的局部停战条件。一些代表认为清政府的灭亡只是时间问题,今后是战是和,主要就看革命军与袁世凯两方,把袁世凯拉到革命阵营来,不失为一个避免大规模内战的好办法。要把老袁拉过来,就要给他一个位置,袁世凯已经是清朝的内阁总理大臣,要袁反清,只有给予更高的权位,革命军如果以民国的临时大总统位置相许,让袁世凯利用自己的力量来逼迫清帝退位,建立共和民国,那么革命的胜利就可以提前到来了。不用说,这种妥协思想占了上风。
30日,各地军政府代表在汉口英租界顺昌洋行举行了第一次会议,代表的成分十分复杂,革命派和立宪派占有几乎相等的多数,另有少数旧官僚、封建士绅,甚至还有清廷的密探,郭文作为东北方面的代表也参与了会议。会议推举谭人凤为议长,决定在临时政府成立前,由湖北军政府代行中央军政府职权。会议的还有一项议程是讨论和平方案:一个是全国性的。由袁世凯内阁代表清廷统治下地各省区,希望能和一个能代表全部革命省区的人进行和谈;另一个是局部性的停战,由北洋军在武汉的最高统帅冯国璋与黎元洪进行湖北地区的停战谈判。
全国性的方案刚刚提出就被否决了,主要原因就是湖北集团和江浙集团彼此都在争夺主导权,东北集团指示郭文千方百计破坏达成全国性停战方案的企图,秦时竹更不想让远在汉口的代表会议束缚自己的手脚。全国性的方案行不通,局部性停战成为了双方地唯一选择。
停战议和本来是袁世凯为瓦解革命力量、窃取最高权力而设下的局,这一点,革命党人不是看不到。但汉阳失陷尤其是黎元洪弃城而逃后后革命党人已呈现涣散状态,他们感到自己软弱无力。同时。由于缺乏一个彻底的革命纲领,使得大多数人对袁世凯抱有幻想,认为只要他接受民国的旗号,革命就能大功告成。这样,他们就从要求袁世凯“反戈”,到接受袁世凯的停战条件,进而谈判议和,一步步滑向妥协的道路。
逃跑途中的黎元洪一听到签订停战协定的消息,喜出望外,第二天就动身返回武昌摘桃子。刘公和张振武因为他擅自出走造成混乱局面。主张通电弹劾他的失职行为,虽被其他人所劝阻,通电没有发出,但黎元洪却因此而对他们怀恨在心。与张振武等人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君子堂首发^^
冯国璋用炮轰击地起劲,山海关方面也没有闲着,只不过倒楣蛋换成了曹锟所在第三镇。秦时竹下了命令后,宁武不敢怠慢,当天夜里就安排火车运输。到前线时正好是清晨。望着四门崭新的105mm榴弹炮,陆尚荣大喜过望,他深知重炮的威力。但2吨的重量实在是太重了,炮营将火炮从车厢里卸下来后,费尽心机都想不出拿到山坡上地办法,只好汇报给陆尚荣。
“你们就不会把火炮拆开分散着搬上去?”
“试过了,轮子什么的当然没问题,关键就是炮筒,如果在平地上倒也好办。大不了用骡子拉着走,可是要爬坡,实在是无能为力。”
“那多动动脑子,总有办法的嘛。”
“师长,都说办法总比困难多,可我实在是黔驴技穷。想不出法子啦。”郭宝哭丧着脸。“眼瞅着这么好的炮用不了,我也着急呢!”
陆尚荣一时也想不出好办法。眼睛在几个中级军官的脸上扫来扫去,希望能找到什么好办法,最后他地眼光落在刘